仲春雜書二首 其一
社公能作雨,社子復成晴。
日薄風仍薄,花明柳亦明。
社公能作雨,社子復成晴。
日薄風仍薄,花明柳亦明。
社公能夠帶來降雨,社子又讓天氣放晴。日光淡薄微風也輕柔,花朵明艷柳樹也鮮亮。
社公、社子:古代民間信仰中掌管風雨的神。
薄:淡薄、輕柔。
明:明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大致是詩人在仲春時節,看到天氣變化和自然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平和,詩人以輕松心境感受春日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仲春景色,特點是對仗工整、語言清新,生動展現仲春生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觀察和對生活熱愛。
江海三年客,
萍蓬無定居。
此生遭圣代,
高枕乃吾廬。
慈竹春陰覆,
荒城魯殿余。
開襟驅瘴癘,
跋涉體何如。
玉貌無雙。愛梅花疏影,淡倩成妝。吟箋窗映綠,畫篋筆生香。酹夜月,泛湖光,正樂事方長。悵霎時,凄風吹雨,潑散鴛鴦。
音容飄渺仙鄉。但零紈剩粉,憔悴潘郎。蓮波疑小步,鈴語訝明珰。徒仿佛,益悲涼。觸處斷人腸,怎似他、無情草木,榮落相忘。
綠葉鶯啼卵色天。
柳絲金老漾殘煙。
遙峰缺處亂云聯。
山腳草香低嫩蝶,
灘頭風緊鬧漁船。
小橋茅店酒旗偏。
人但知旦夕,志士爭千古。
神禹惜寸陰,蓄念亦良苦。
花落不再春,羲馭豈長午。
吾業不增修,時去將焉補。
纏牽偶一長,不能行數武。
敬慎爾威儀,周旋有規矩。
勿謂隱可欺,勿謂狎可侮。
放閑恣游逸,如水趨遠浦。
與子共勉旃,臧否唯自主。
小紅臘色滿山樊,
誰信春光嶺外村。
人老家能開酒嶼,
客來舟自入花源。
興隨度索青藜杖,
詩在滄江白板門。
皮陸只今堪共賦,
醉憑高閣望中原。
居士薌林劣與儔,
小山招飲續無由。
不須更說西來意,
已占橋西十頃秋。
賢宰相,大手筆,源張宋比漢三杰。
君不見,開元相,姚元崇。
天寶相,楊國忠。
一朝賢佞何不同,至今人惜唐玄宗。
獨坐南窗下,
初晴月倍明。
云中新雁唳,
卻作故鄉聲。
一自東皇天上來,坐看芽檗起枯荄。化工潛有洪鈞轉,春事何勞疊鼓催。晚景鬢凋寧再綠,去年花謝又重開。賞花攜酒那容緩,走遍郊原莫便回。
曉來陌上雨斑斑,同社相將便出關。席地亦堪尋酒所,得園徑與坐花間。從教多病須行樂,任是清貧也破慳。門外紅塵深幾許,誰人能得此身閑。
回中山下暫停鞭
俯仰遺宮獨悵然
王母若曾親見帝
武皇應是早登仙
世間味有長生果
天下人無不死年
寂寥茂陵陵上土
春風依舊草芊芊
木落高秋玉露垂,慎終追遠又思惟。
無端一世滅胡種,累及兒孫說向誰。
啞卻口,落盡眉。
牽犁拽杷,帶水拖泥。
順捋虎須拈蝎尾,白拈手里覓便宜。
家肥生孝子,誰是五逆兒。
嗚咿,嗚咿。
秋露春風消息在,不知誰薦上頭機。
小小邯鄲宮,春春崇臺柳。常憂恩寵疏,不如民間婦。誰知辭玉階,朱顏鏡中丑。舞衣疊空廂,日夕從箕帚。中夜起長吁,捧心增愧忸。
自從金屋貯,自言獨恩幸。衾裯尚興嗟,歌舞還羞騁。揚蛾絕三千,不顧長門冷。誰信中道遷,驕妒難久永。裳衣呼駕予,流落操臼井。日向耕織謀,何處風流整。轉喉孰憐音,臨妝獨矜影。聲容坐沒銷,寵貴兩無逞。撫此丑陋姿,憔悴方自省。流淚向終宵,魂夢飛金屏。始念君王恩,賤妾誠徼倖。
晴雷晝夜激奔湍,
澗草巖花亦耐寒。
劉阮茫茫空仰止,
恐乘風月一鞭鸞。
節物他鄉晚,風聲大壑俱。
深愁木斯拔,寧慮蔓難圖。
杜老衣何短,顏公米已無。
可憐雞瑟縮,幸免鼠睢盱。
近鴳蓬蒿也自安,尋常波澤大鵬難。洪纖在物初來定,宇宙饒吾一掬寬。論伯論王還論帝,非揚非董亦非韓。等閒探取薰風意,是笑彈冠笑掛冠。只今海宇未全春,肉食偏慚草莽臣。貧定已嫌東郭履,老來惟愛華陽巾。暖姝敢謂真知道,委順誰云不愛身。寄語薰風莫輕笑,不求富貴底求人。彎弓曾掛扶桑東,白首行藏有樸忠。道在卻慚甘畫地,時違端不謬書空。鶴鳴聲隔塵埃外,蘭朽香留棘艾中。笑問薰風意何在,笑人窮不笑人窮。蹄涔那可較天池,欲謝蹄涔未冠期。吟看秋山詩骨聳,醉聽春雨酒杯遲。雞能搏擊應留距,蠶自縈纏漫吐絲。不分薰風苦相笑,待教年下買馀癡。不信莊生是謬悠,莊書看罷倚南樓。胸藏滄海有馀量,氣逼南山更出頭。千古榮枯歸野馬,一枝安便是蒙鳩。何如也被薰風笑,可是人愁我不愁。此日無人式怒蛙,曹蜍廉藺徑庭賒。盡從灞水看楊柳,只有濂溪愛藕花。管取寸心剛似鐵,不妨多事亂如麻。薰風莫浪逌然笑,志士從來不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