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效樂天
老去無馀事,徜徉草野間。
高蘆移當竹,亂石疊為山。
客到即呼酒,僧來同閉關。
不因逢盛世,那遂此清閒。
老去無馀事,徜徉草野間。
高蘆移當竹,亂石疊為山。
客到即呼酒,僧來同閉關。
不因逢盛世,那遂此清閒。
年老后沒其他事,自在地在草野間漫步。把高高的蘆葦移栽過來當作竹子,將雜亂的石頭堆疊成山。客人來了就招呼著一起喝酒,僧人來了就一同閉關靜修。如果不是遇上太平盛世,哪能有這般清閑自在。
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閉關:佛教用語,指僧人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不與外界往來。
遂:實現、達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年老時所作。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詩人得以在郊野過著閑適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郊居生活的享受和對盛世的感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晚年的一種生活狀態和心境。
怪甚寒空噪暮鴉,
關河千里斷行車。
諸天有相皆成幻,
古木無根也著花。
錦帳酣懷歸甲第,
剡溪清興在詩家。
分明雞鶩朝來跡,
疊疊階前作篆叉。
五月乘風離福州,
魚龍吹浪海門秋。
分明一片袈裟影,
飛在三山頂上游。
久別形容改,相逢涕淚收。
少陵歌里哭,元亮飲中憂。
巖瀑和冰下,溪楂避石流。
故園春早動,歸計莫悠悠。
農人幸麥秋,刈穫及未雨。
既刈天轉晴,暫飽終恐餒。
盻盻五月來,赤地極千里。
哀哉無辜民,為此旱魃苦。
露禱良辛勤,詎睹南羊舞。
作朝風雷發,淋漓夕方止。
蹄涔乍渺漫,龜坼漸泥滓。
麻菽僅可播,分秧尚無水。
三日雨不繼,粳稻知已矣。
豐山靈滁陽,興云恒自此。
下有柏潭龍,變化莫可擬。
冥冥果何意,為惠不終始。
豈無溝洫利,世遠孰經理。
亦有桔槔功,惰農棄不舉。
人謀或未臧,天乎吾何吁。
素食愧官守,對之空汗泚。
生孩尋失父,
成葬荷堯夫。
天啟三公地,
人嗟五父衢。
西原喬梓合,
北隴鳳鸞孤。
想見焚黃日,
還應哭幼雛。
吾曹草茅士,何幸逢亨嘉。春風叨奏禮闈捷,臨軒制策頒黃麻。
彤墀獨對日正午,萬言走筆如龍蛇。登名龍虎榜,致身帝王家。
宮守于我有,言責于我加。敢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思民何道底溫飽,致君何術如重華。寄言我輩新郎君,東涂西抹非所誇。
秋墳鬼唱。
羅剎江流悲壯。
沈吟月種因緣,還見化城來往。
無限盲風怪雨,八角垂芒,寶字歸天上。
悲華放。
黑楓人簇仗。
三生石在,霍霍刀環響。
無盡相。
分明鏡影,蒼茫泉路,故人無恙。
冤對終誰諒。
松雪相依聳峻嶺,
松青雪白兩新鮮。
雪飛嶺上添松態,
松長山頭映雪妍。
雪壓青松松愈秀,
松含白雪雪悠然。
天山松雪何時謝,
雪積千秋松萬年。
子規啼在亂山中,
廢寺春深暮閣重。
門外永安潭上水,
朝昏惟送一樓鐘。
國不同居只自憐,
幸逢霧散睹青天。
天心七日應旋復,
小往大來不紀年。
到處園亭列畫屏
四時如只在仙扃
歸來便是無為樂
不必重箋道德經
落處無論巨與纖,平鋪格樣類妝嚴。
廟廊調燮憑占歲,兒女商量謾到鹽。
誰向歌鐘誇白戰,我憐短褐有窮檐。
江南一種天成趣,墻角疏梅正斗尖。
言發矢無鄉,
機深舍爭席。
圣處倘策勛,
珍重相與力。
一字不輕王達善,忽看唾玉落鉤銀。
共評中說躋尊魏,誰草玄經飾美新。
大澤深山容避地,蓬萊弱水嘆揚塵。
與君同勘丹經訣,長飯青精養谷神。
日照亂山如涌濤,
忽隨煙霧落平皋。
橋西舊有幽人屋,
門外青松特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