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逸人
樂道辭榮祿,安居桂水東。
得閑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藥圃無凡草,松庭有素風。
朝昏吟步處,琴酒與誰同。
樂道辭榮祿,安居桂水東。
得閑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藥圃無凡草,松庭有素風。
朝昏吟步處,琴酒與誰同。
喜愛圣賢之道而辭去榮華俸祿,安然居住在桂水以東。閑暇時超脫于塵世之事,在年少之人中能知足常樂。藥圃里沒有平凡的雜草,松樹下的庭院有質樸的風氣。早晚吟詩漫步的時候,琴和酒又能與誰一同相伴呢。
樂道:喜愛圣賢之道。
辭榮祿:辭去榮華俸祿。
桂水:水名,此處指陳逸人居住之地。
素風:質樸的風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結識陳逸人后,被其不慕榮利、安于閑適的生活態度所打動,因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陳逸人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逸人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的生活。其特點是通過對人物生活環境和狀態的描寫來展現人物品格。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
人生何事踏塵埃,
閒處胸襟足自開。
不作終南養高價,
小山幽桂好歸來。
嚴風驅雁盡南飛,枯坐蕭齋悵落暉。
鳳闕恩沾桑落賜,龍山興與菊花違。
難期地縮壺公杖,卻憶尊開靖節扉。
深荷主人情繾綣,天涯歡笑亦如歸。
芳林無數飄紅蕊。綠映裙腰芳草地。
金爐繚繞自生煙,羅袖輕盈唯掩淚。
東風吹面云層起。柳線搓綿空旖旎。
三春寂寞重含情,幾處雕欄愁獨倚。
學士官高少宰尊,更將奇事與君論。
楊公清白多孫子,蘇氏文章好弟昆。
總謂留都非散地,極知親擢是深恩。
題詩合代持杯送,為有通家舊誼存。
好恨這風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兒。
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恓。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兒。
午日明朝是,愁添早閉門。榴花新節序,芳草舊王孫。望渴回鑾詔,名虛賜扇恩。幸除朝賀籍,高臥類江村。
客況無佳節,宸游尚故京。龍舟競渡遠,鶴發倚閭明。南苑愁移仗,西江望洗兵。早聞班瑞罷,家慶拜升平。
花事闌珊人意倦。仔細思量,何事可留戀。
多說春蠶絲不斷。從來柳絮隨風散。
莫道千金徒買粲。換得青樓,絲繡平原幔。
一夜醉魂和夢亂。醒來斜月平蕪岸。
鳳去臺空在,登臺作鳳吟。遠村猶暮色,長薄自秋陰。鳥韻醒人耳,湖光照客心。飄然塵外侶,想亦為幽尋。
高臺凌漢表,屬目出朝陽。地控黃旗壯,云垂碧甲長。據梧吟調古,繡佛兩花香。坐待庭前月,清思不可量。
翰墨場推老伏波,故人招隱出煙蘿。
軍籌檄筆雄誰并,銅柱勛名勒幾多。
拜表元戎聞薦達,罷官下噀自蹉跎。
蕭然百粵經行地,祇草龍蛇落澗阿。
定省深宮曙氣催,承恩獻壽捧霞杯。
晨昏敬睹慈顏豫,不盡歡欣踴躍回。
托足雙峰猿鶴親,水晶宮殿凈無塵。
日將好景歸詩卷,天許名山作散人。
巖草碧銷三徑雪,寺梅香破半江春。
西風記得萸灣別,夜夜相思入夢頻。
玉佩珊珊怯暮寒,青霄夜半躡飛鸞。真妃似念尋芳晚,別剪瓊花與客看。
六合沉冥四壁空,夢魂只繞楚云東。明當掛席黃天蕩,臥看茫茫柳絮風。
星辰海岳列壇尊,
柴望于時禮數繁。
祝史告成多奏嘏,
高皇十葉是文孫。
二十五輪清凈觀,
上中下期春夏齋。
本來欲造空虛地,
那得許多纏繞來。
湖海頻年歷四遷,治聲往往遂無前。
長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風追昔傳。
要識平治端有道,不知論奏孰為先。
豈惟人士想風采,聞說天心正渴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