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鄧彌之白香亭詩稿 其十一
翰墨場推老伏波,故人招隱出煙蘿。
軍籌檄筆雄誰并,銅柱勛名勒幾多。
拜表元戎聞薦達,罷官下噀自蹉跎。
蕭然百粵經行地,祇草龍蛇落澗阿。
翰墨場推老伏波,故人招隱出煙蘿。
軍籌檄筆雄誰并,銅柱勛名勒幾多。
拜表元戎聞薦達,罷官下噀自蹉跎。
蕭然百粵經行地,祇草龍蛇落澗阿。
在文壇你就像老伏波將軍馬援一樣受推崇,老友你被招出山,走出了隱居之地。你軍事謀略和撰寫檄文的才能,有誰能與之匹敵?建立的功勛又有多少銘刻在銅柱之上。主將曾上表推薦你,罷官后卻只能暗自虛度光陰。你瀟灑地走過百粵大地,只留下如龍蛇般的書法墨跡落在山澗。
翰墨場:指文壇。老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曾任伏波將軍。
招隱:招人出山。煙蘿:指隱居之地。
軍籌:軍事謀略。檄筆:撰寫檄文的筆力。
銅柱勛名:馬援曾在交趾立銅柱以記功,這里指建立的功勛。
拜表:上奏章。元戎:主將。薦達:推薦。
下噀:這里意思不太明確,結合語境推測指罷官后的失意。蹉跎:虛度光陰。
百粵:古代南方越人的總稱,這里指南方地區。
祇草龍蛇:祇通“只”,草龍蛇形容書法筆勢如龍蛇飛舞。澗阿:山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友人可能曾有過輝煌的經歷,在文壇和軍事上有一定成就,但后來遭遇罷官,處于失意狀態。詩人寫下此詩,既是對友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對其遭遇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友人的才能和功勛,同時惋惜其罷官后的境遇。詩中用典巧妙,對比鮮明,生動展現了友人的形象。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
野寺荒臺晚,
寒天古木悲。
空階有鳥跡,
猶似造書時。
苜蓿峰邊逢立春,
胡蘆河上淚沾巾。
閨中只是空相憶,
不見沙場愁殺人。
西向輪臺萬里余,
也知鄉信日應疏。
隴山鸚鵡能言語,
為報家人數寄書。
手把銅章望海云,
夫人江上泣羅裙。
嚴灘一點舟中月,
萬里煙波也夢君。
節使橫行西出師,鳴弓擐甲羽林兒。
臺上霜風凌草木,
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
夫子素多疾,
別來未得書。
北庭苦寒地,
體內今何如。
浩汗霜風刮天地,
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
南山瘦柏消殘翠。
燕支山西酒泉道,
北風吹沙卷白草。
長安遙在日光邊,
憶君不見令人老。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九月天山風似刀,
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
賭得單于貂鼠袍。
明時不愛璧,浪跡東南游。
何必世人識,知君輕五侯。
采蘭度漢水,問絹過荊州。
異國有歸興,去鄉無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凈襄陽秋。
坐見吾道遠,令人看白頭。
富貴情還在,相逢豈間然。
綈袍更有贈,猶荷故人憐。
回風度雨渭城西,細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頭雪未盡,
聞道輞川多勝事,玉壺春酒正堪攜。
東望望長安,正值日初出。
長安不可見,喜見長安日。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
明日歸長安,為君急走馬。
漢將承恩西破戎,捷書先奏未央宮。天子預開麟閣待,只今誰數貳師功。
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
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云。
日落轅門鼓角鳴,千群面縛出蕃城。洗兵魚海云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
蕃軍遙見漢家營,滿谷連山遍哭聲。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濕未干,胡煙白草日光寒。昨夜將軍連曉戰,蕃軍只見馬空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