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瞻題長安王氏中隱堂五首 其二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應無。請看庭前樹,曾攀屋里姝。流傳漸失實,遺老不禁徂。試問歸登物,林間翠石孤。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應無。請看庭前樹,曾攀屋里姝。流傳漸失實,遺老不禁徂。試問歸登物,林間翠石孤。
官閑何所之,倚樓縱遠目。田疇耒耜出,高下春雨足。人家有生意,慰我苦幽獨。
憶昨水沴余,海氣蕩坤軸。蛟龍坼川原,舟楫造谿谷。禾麻安更論,未能保骨肉。
有子易為食,何以厚風俗。上賴天子圣,詔書勤撫育。雖使發倉廩,飽歲實無蓄。
郡縣徒倉皇,論丁具??粥。所救無幾何,往往委溝瀆。
今茲氣候正,逋民稍來復。楚風重祠廟,才歸競巫祝。此物豈有靈,焉能助豐熟。
渺思濟時策,慎擇良宰牧。金繒斥誅求,教化行比屋。祖宗德澤深,萬歲長沐浴。
題詩起高興,飄然跨鴻鵠。
門前車馬跡,籬內水云鄉。
分委江流駛,通幽徑路長。
一池擎菡蓞,萬竹聳篬筤。
誰謂蓬壺遠,紅塵官道傍。
圣賢志于道,朝聞而夕死。回視名宦場,唾去如泥滓。
高風既寂寥,士俗皆靡靡。倒行日云暮,漏盡不知止。
遂令搢紳談,進退為難事。二疏及淵明,千載幾人爾。
公生富貴中,習熟在紈綺。胡為總角時,嗜好異群子。
愛親自天性,弗忍離步跬。治官即理家,所至功可紀。
夫何不待年,棄紱休田里。定應早聞道,追跡前賢軌。
杯深別墅春,舟漾清江水。圍棋或賦詩,此樂真無比。
優游二十秋,所得益多矣。臨終更瑯瑯,視身如脫屣。
洪范五福兼,于公未為美。志銘乃實錄,便可當青史。
三紀徒勞祇療饑,年逾耳順已知非。
行藏有定隨緣過,功業無成與愿違。
里闬儻能乘駟入,君門便欲掛冠歸。
交朋親戚猶相慶,要看桑榆晚日暉。
我聞迺翁學汪洋,曾游桂窟攀天香。青袍藍縷窮益剛,更無黃金遺諸郎。
大兒氣質和而莊,腹有詩書言有章。仲子標姿何昻昻,頗聞論議生鋒铓。
兩君游戲翰墨場,乘風鼓翻相翺翔。飛上天庭仍引吭,俯視諸子如蜩螗。
華煜煜春揚芳,綰綬歸來慰北堂,坐令門地增輝光。
稟生太極本純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從俗笑,至言微密向誰傳。
何須青簡書勛業,賴有丹臺集圣賢。
諸子但論時世事,令人懶語益思眠。
爽氣依辰至,乾坤不可收。
林柯初脫葉,寒雁已賓秋。
老逼羞看鏡,愁多怯上樓。
只憂戎馬健,何日隕旄頭。
錦樹團欒海角州,移春檻里見風流。
兩三翠蓋張前面,千百香囊綴上頭。
絕代紅梅相對好,妒人山麝莫來休。
衰翁若被兒童問,入眼還曾有此不。
庶民從號令,喜若聽春雷。
頓卻寒威退,全呼暖律回。
決癰資砭石,調鼎待鹽梅。
坐看罷癃俗,眉間蹙額開。
疏池養白蓮,故作夏時景。
田田綠初齊,便成清凈境。
雖無藕如船,風味同玉井。
水仙何處來,露浥晨妝靚。
苦乏社中友,永日對孤影。
爽氣入人懷,酩酊為之醒。
裁成方絮后,涼意便相親。
烈日工遮影,飛塵少污人。
襟披殊覺快,掌運莫辭頻。
紈綺徒觀美,論功曷比倫。
新向蘭湯浴,塵埃一洗清。
振衣心自喜,出戶體還輕。
沂水當年樂,驪山往事驚。
昔人因悟道,妙觸永宣明。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
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
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造化一機,乾坤一殼。死生蟲臂,勝負蝸角。
達人于道,混混殊俗。瞽非喪明,刖非卞足。
賊生戶牖,禍征帷幄。聚蟻貪膻,飛蛾赴燭。
彈雀以珠,抵鵲以玉。喪精失靈,皆由多欲。
命也天齊,愚夫自促。
今夕復何夕,邂逅得良集。
云消夜氣澄,月住秋空碧。
南窗一樽酒,耿耿寒光入。
浩然起長嘆,矯首望東北。
天涯清景同,誰謂關塞黑。
躊躇反傷懷,衰草露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