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嬌
天然靈種,遍塵寰、不許一枝分植。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標格。珠幄留云,翠綃籠雪,淺露宮黃額。無雙亭下,未容凡卉連璧。
猶是射虎歸來,朱闌獨倚,曾作東風客。素態自羞時態改,何必鉛華傾國。舞影鸞孤,繞心蝶倦,占斷春消息。月明十里,坐中還記曾識。
天然靈種,遍塵寰、不許一枝分植。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標格。珠幄留云,翠綃籠雪,淺露宮黃額。無雙亭下,未容凡卉連璧。
猶是射虎歸來,朱闌獨倚,曾作東風客。素態自羞時態改,何必鉛華傾國。舞影鸞孤,繞心蝶倦,占斷春消息。月明十里,坐中還記曾識。
這是天然的靈秀花種,在塵世間,不允許有一枝分種別處。它如同在深沉瀛海中舉辦的群玉仙宴上的仙品,風姿遠超八仙的格調。它如被珍珠帳幕留住云朵,翠綠薄紗籠罩著白雪,微微露出嫩黃的花蕊。在無雙亭下,容不得凡花與它并列。它好似當年射虎歸來的英雄,獨自倚著朱欄,曾是東風中的貴客。它素雅的姿態羞于與世俗的艷麗之態同流,何必用脂粉來傾國傾城。它如孤鸞起舞,蝴蝶繞著它也會疲倦,獨占了春天的消息。明月照耀著十里之地,座中人還記得曾經與它相識。
靈種:指珍貴的花種。
塵寰:人間。
瀛海: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標格:風度、格調。
珠幄:珍珠做的帳幕。
翠綃:綠色薄紗。
宮黃額:古代婦女以黃粉涂額,這里指花的嫩黃花蕊。
無雙亭:在揚州,因亭前芍藥天下無雙而得名。
凡卉:普通的花卉。
鉛華:脂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對芍藥的贊美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揚州觀賞芍藥花時所作。揚州芍藥聞名天下,作者或許是被芍藥的風姿所打動,從而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芍藥的高雅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意象和多種手法塑造芍藥形象。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花卉的喜愛和借物抒情的創作傳統。
開樽那得玉顏酡,春色無如淚眼何。
赤子愁看三戶盡,青山恨比六朝多。
風高使節懷陶侃,月滿秋江憶法和。
眼底云霄雕鶚少,烏鴉繞樹起哀歌。
年年賦除夜,一賦一衰殘。
家有三斗釀,春馀半月寒。
雞豚不改舊,鄰里自相歡。
元日應無客,蕭然不著冠。
天廚肴饌自來精,
鳳脯麟肝玉碗盛。
偏是兒家甘淡泊,
只茹芝草兩三莖。
渾忘云駛月輪遲,
不悟舟行覺岸移。
世界三千皆有量,
慧珠一顆凈無涯。
大局如棋局,
楸枰一著輸。
中原有天子,
雄略正扶馀。
盤石公封重,
瑤山贈禮尊。
歸全榮備物,
樂善積深恩。
雁沼寒波咽,
鸞旌夕吹翻。
唯馀西靡樹,
千古霸陵原。
古屋臨官道,先賢閔子祠。草荒封鬣冢,苔剝麗牲碑。尚想蘆衣泣,兼懷費宰辭。征途拜遺像,千載亦吾師。
季氏三桓盛,當年替子孫。如何一介士,廟食到今存。孝德人無間,高風自可尊。有司修祀事,百姓走荒村。
波斯捧出海南香
白眼昆崙與論量
賈客不諳彈舌語
只看兩個鼻頭長
十年三過吉溪灘,
想被溪梅笑往還。
塵暗壁間題跡舊,
滿斟杯酒慰寒山。
春睡足,
醒著怕思量。
一曲琵琶魂縹緲,
五湖煙水月微茫。
珍重話蕭郎。
雨挾泉飛,風助杉吟,調調刁刁。正梅剛破臘,檀勻臉靨,山爭釀雪,粉剪翎毛。水坼龍鱗,樹洼蛇腹,蒼莽空山捲怒濤。吾衰也,恰閒思說餅,狂欲餔糟。
故人相念何勞。遣銀鹿持箋訊老饕。更廚娘斫鲙,幾絲姜橘,索郎瀉玉,滿甕蒲桃。雞蹠雙持,腹腴偏勸,浮拍中山也自豪。吾醉也,向床頭舞劍,席上歌騷。
尊前酒盡即他鄉,豈為分攜始斷腸。失路客身輕似葉,倚門親鬢白于霜。歸裝不望中人產,內顧先營百日糧。未必綈袍能解贈,臨行還囑寄衣裳。
天涯休用嘆窮愁,得稱閒心是浪游。湖上翠蛾三竺寺,月中青雀百花洲。囊無重載身何累,交有深知刺易投。貧賤依人君莫愧,布衣誰不謁諸侯。
鳴磬海樓東,
棲禪亦此中。
伏牛千古事,
驅馬眾人同。
過郢歌誰和,
游齊瑟自工。
所期飛錫去,
從爾御泠風。
阿連聞說有歸期,
準擬俱來賦此詩。
已是欲行還小住,
縱令頻合故傷離。
南州高士神仙侶
一夕相逢世慮無
坐聽玄談清不寐
泠泠霜月貯冰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