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二首 其一
年年賦除夜,一賦一衰殘。
家有三斗釀,春馀半月寒。
雞豚不改舊,鄰里自相歡。
元日應無客,蕭然不著冠。
年年賦除夜,一賦一衰殘。
家有三斗釀,春馀半月寒。
雞豚不改舊,鄰里自相歡。
元日應無客,蕭然不著冠。
年年都要寫除夜的詩,每寫一次便覺自己更衰老殘弱。家中有三斗自釀的酒,春天雖至仍有半月的余寒。雞肉豬肉還是往年的模樣,鄰里之間自然相互歡暢。大年初一應該沒有客人,清閑自在連帽子也不用戴。
賦:寫作,創作。
衰殘:衰老殘弱。
釀:釀造的酒。
春馀:春天剩余的,此處指春寒未盡。
雞豚(tún):雞肉和豬肉,代指家常菜肴。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蕭然:清閑自在的樣子。
著(zhuó)冠:戴帽子。
此詩或為詩人晚年所作,通過除夜這一傳統節日場景,反映普通百姓辭舊迎新的日常。創作時可能正值春寒未消,詩人于家中守歲,見鄰里歡暢,感自身歲月,故以詩記之。
全詩以除夜為背景,通過家釀、雞豚、鄰里等生活細節,既寫出歲月催人老的感慨,又展現了平凡生活的溫暖。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貼近民生的節日抒情小詩。
南風泠泠吹我衣,寫經換得白鵝肥。山陰道士休相笑,來看蛟龍作雨飛。
憔悴風塵劇可哀,鹽車老困不羈才。夢回蕉葉人何在,開到梅花我又來。春訊每年遲皖國,天心奚日悔輪臺?龍溪訪舊空回棹,寸寸相思寸寸灰。
誰將鐵鎖截江橫,怒激雷霆白晝轟。色涌爛銀明遠浦,聲隨戍鼓上蕪城。尾閭欲泄終辭垢,滄海難量孰概盈。休訝大云能沸鼎,乾坤氣脈自流行。
金吾持戟護軒檐,天樂傳教萬姓瞻。樓上美人相倚看,紅妝透出水晶簾。
翛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山澤肯為仙骨瘦,襟懷自得遁身肥。有詩盈帙遮空橐,無酒留賓辦典衣。一棹稽山風雪里,便應興盡雪中歸。
廣陵值佳節,游子欣慨交。閑情日已適,短發秋自凋。俯愧魚龍蟄,仰慚鴻雁高。落木際遙岸,微云翳曾霄。豈無沉尊醁,薄慰行路勞。采菊芳洲上,獨酌當金焦。酣來登遠游,悵望柴桑陶。達人愛重九,從古非一朝。
日西階影轉梧桐,簾卷青山簟半空。金鴨火銷沈水冷,悠悠殘夢鳥聲中。
萬里江湖數起居,乾坤歷歷過青徐。得風水遠孤帆外,牽月河長百丈馀。俗債可容還醉筆,老魔猶與戰殘書。可知酒興今多少,自點秋灘問買魚。
細路何盤折,重經碧蘚封。鐘鳴知寺近,只隔數重松。
恥學先民書咄咄,每于白壁喚卿卿。抉心置鼎將誰食?斫骨成柴欲自烹。得酒三千軀可木,埋人廿一室為墳。喧花噪葉年年改,不語蒼山萬載存。
霧里軺車夢里癡,朝朝役我欲何之。涼風初觸于思面,便似童年弄雪時。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帶。遙遙萬里情,更落青山外。
秋去菊方好,天寒花自香。深懷傲霜意,那肯媚重陽。菊晚不害好,固宜登我堂。書生自頭白,奚用泣馨香。
歲晚霜風嚴,萬木僵欲折。胡為此粲者,孤高挺奇節。瀟然出世姿,不受塵土涅。繁英插晴昊,瘦骨欺寒雪。華光寫其真,照眼色清澈。渾疑藐姑射,群仙振環玦。和羹他日事,老干且屈鐵。肯學桃李花,徒媚兒女悅。
水影搖暉動碧虛,日華凌亂上金鋪。安知不是鮫人寶,往往淵中得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