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首 其三
天教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
自笑豐年塵滿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一酣。
他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寄北山南。
天教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
自笑豐年塵滿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一酣。
他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寄北山南。
上天讓我窮困,我能埋怨誰呢,生計之事也不必一一細談。我自嘲在豐年時米缸都落滿灰塵,更難以忍受雨后庵中生出菌類的凄涼。我如士師般憔悴,歷經多次貶黜,又似陶潛般憂愁,只能借酒消愁。日后我歸鄉耕種,若你想念我,就多從北山南寄信給我。
銜:埋怨。
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士師:指柳下惠,他曾三次被黜。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令。
酣:指飲酒。
尺書: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人生困境,歷經挫折,可能仕途不順,生活窮困,借詩抒發內心感受并與友人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窮困潦倒、歷經挫折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切。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對友情的珍視。
曾主魚書輕刺史,
今朝自請左魚來。
青云直上無多地,
卻要斜飛取勢回。
思君顏色比瓊枝,豈是炎天雨露私。
山帶赪霞初起處,日翔朱鳳尚饑時。
摘來偏倚三珠樹,捧出宜堆五色絲。
爛向卿云瞻火藻,楚臣猶自薦江蘺。
豆華寒雨過橫塘,
一曲晴虹掛水長。
溪影定余云漠漠,
林霏開正日涼涼。
游魚小側清灘白,
亂蝶低團淺草黃。
已覺西風搖落意,
柴門閑看拾枯桑。
玉皇小吏墮塵初,歸臥滄江意有馀。季子去秦裘敝矣,尼山返魯玉藏諸。美人顧影憐明鏡,狂客回頭讀道書。駟馬高車載憂患,題橋笑煞馬相如。
春風碧草衡門路,還我煙霞善浩然。且盡微勞忘帝力,莫憑大嚼乞屠憐。摸金營窟看時輩,斷水抽刀笑昔賢。每喜晉人解風趣,是何阿堵不言錢。
天上森森白玉堂,魚龍鼠虎斗多場。是皆戲耳腰間印,豈在多乎肘后方。星宿北辰扶少主,旌旗南國擁高皇。千秋芳臭何須問,豹死無皮王彥章。
磊落王郎意若何,勞君斫地復揮戈。撐腸萬卷彌綸大,放眼千秋感慨多。詩重有情翻婉約,獄求無憾老研磨。寄懷李白瞻天末,秋水平湖鴻雁過。
都俞世遠真風邈,蹇諤如公一代良。老牧荊州悲發短,蚤呈金鏡識心長。清吟歸燕詩情遠,力剪胡雛直道張。文獻風流清獻繼,千秋南海播馀芳。
腥塵常日半人寰,已見清泉白石閑。疏上不緣輕富貴,賦成非是戀江山。九重屢遣溫言速,八十惟辭旅力慳。今古人心豈相遠,此風端自二疏還。
世事何堪問。念椿庭、一官寄跡,終歸無定。廿載匏懸貧轉累,贏得霜痕滿鬢。只手板、消磨相證。畢竟有誰能點鐵,嘆空炊、無米慈勞甚。長太息,懨懨病。
離家以后難消恨。走天涯、兒女身世,從人行徑。回憶孩提真樂趣,二十馀年一瞬。常漫把、思親淚揾。何日歸寧償我愿,效斑衣、舞彩承歡景。心切切,夢難穩。
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橋流水碧灣環。海棠婀娜低紅袖,楊柳輕盈蕩綠煙。
花艷艷,柳翩翩。斷魂花柳又春殘。夕陽影里雙飛蝶,相逐東風下菜田。
殘紅新綠媚朝晴
腳到叢山眼倍明
春老物情皆有趣
只應猶欠早鶯聲
徑坂仙翁名蓋代,
得君膠法喜臨池。
雞林鼠島皆知重,
爾亦聲華萬古垂。
一隊衲僧來,
一隊衲僧去。
打破睦州關,
大地無寸土。
新泉瀹茗濯詩魂,
翻閱如飛徹曉昏。
是石無瑕終是石,
莫教抱璞退聲冤。
春事匆匆祇可驚,
暄和喜試曉衣輕。
梅花爛熳渾如雪,
只恐風多墮玉英。
閑園莽蕭瑟,
獨游適亭午。
深林啼竹雞,
石梁竄松鼠。
旅葵長于人,
藤花落如雨。
緬當斷手年,
經營閱寒暑。
雖非平泉莊,
彷佛輞川墅。
文藻散荒煙,
聲華委黃土。
澗泉咽不流,
似訴興衰語。
縹緲禺山十九峰,梵宮迥出白云封。
蒼松鶴唳三秋雨,古洞猿啼半夜鐘。
形勢若移延祚轉,溪花疑在武陵逢。
登臨直欲凌高頂,遙望天邊第幾重。
蝸廬自稱野人居,
三尺明窗已有馀。
從此要當常省事,
時時小葺欲何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