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本謙致仕歸
早歲從王事,迢迢促去驂。十年留漢口,萬里入滇南。
舟楫行應慣,弓刀力不堪。昨朝新有旨,頭白許抽簪。
白下門前路,殷勤獨送行。楚山浮暮靄,淮樹起寒聲。
菰米香云飯,鱸魚紫玉羹。老年今有此,何異學長生。
早歲從王事,迢迢促去驂。十年留漢口,萬里入滇南。
舟楫行應慣,弓刀力不堪。昨朝新有旨,頭白許抽簪。
白下門前路,殷勤獨送行。楚山浮暮靄,淮樹起寒聲。
菰米香云飯,鱸魚紫玉羹。老年今有此,何異學長生。
早年就開始為朝廷做事,匆匆忙忙趕著車馬前行。在漢口停留了十年,又遠赴萬里之外的滇南。乘船出行應該已經習慣了,可舞刀弄劍的力氣卻已經沒有了。昨天剛接到新的旨意,頭發花白的你被允許辭官歸鄉。我在白下門前的路上,滿懷深情地獨自為你送行。楚地的山巒籠罩著傍晚的霧氣,淮河岸邊的樹木發出寒冷的聲響。有菰米煮成的香軟如云的飯,還有像紫玉一樣鮮美的鱸魚羹。你老年能有這樣的生活,和學道求長生又有什么不同呢。
從王事:指為朝廷做事。
促去驂:趕著車馬前行。驂,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
抽簪:指辭官。古代官員用簪束發戴冠,抽簪即取下簪子,象征不再為官。
白下:古地名,在今江蘇南京。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紫玉羹:形容鱸魚羹的色澤如紫玉般鮮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友人袁本謙在為官多年后,因年老力衰,得到朝廷允許辭官歸鄉。詩人在友人離開時,滿懷情感地為其送行并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袁本謙致仕歸鄉。其特點在于將友人的為官經歷與歸鄉生活進行對比,情感表達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中對友人生活狀態變化的關注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禪。
此生還可喜,余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里,魂清有象先。
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白首從顏巷,青袍去佐官。
只應微俸祿,聊補舊饑寒。
地說丘墟甚,民聞旱歉殘。
春風吹綺席,賓主醉相歡。
四鄰無俗跡,終日大開門。
水晚來邊雁,林秋下楚猿。
一家隨難在,雙眼向書昏。
沈近騷人廟,吟應見古魂。
百歲禪師說,先師指此松。
小年行道繞,早見偃枝重。
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終當因夜電,拏攫從云龍。
憶別匡山日,無端是遠游。
卻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近來空寄夢,時到虎溪頭。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仙子弄瑤琴,仙山松月深。
此聲含太古,誰聽到無心。
灑石霜千片,噴崖泉萬尋。
何人傳指法,攜向海中岑。
洞庭云夢秋,空碧共悠悠。
孟子狂題后,何人更倚樓。
日西來遠棹,風外見平流。
終欲重尋去,僧窗古岸頭。
別后知何趣,搜奇少客同。
幾層山影下,萬樹雪聲中。
晚鼎烹茶綠,晨廚爨粟紅。
何時攜卷出,世代有名公。
連夜因風雪,相留在寂寥。
禪心誰指示,詩卷自焚燒。
語默鄰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臺若長往,還渡海門潮。
聞思相送后,幽院閉苔錢。
使我吟還廢,聞君病未痊。
聽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可惜東窗月,無寥過一年。
雨多殘暑歇,蟬急暮風清。
誰有閑心去,江邊看水行。
河遙紅蓼簇,野闊白煙平。
試折秋蓮葉,題詩寄竺卿。
萬井追寒食,閑扉獨不開。
梨花應折盡,柳絮自飛來。
夢覺懷仙島,吟行繞砌苔。
浮生已悟了,時節任相催。
七澤過名山,相逢黃落殘。
杉松開寺晚,泉月話心寒。
祖遍諸方禮,經曾幾處看。
應懷出家院,紫閣近長安。
所見背時情,閑行亦獨行。
晚涼思水石,危閣望崢嶸。
雨外殘云片,風中亂葉聲。
舊山吟友在,相憶夢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