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姚補闕南仲云溪館中戲題隨書見寄
寺溪臨使府,風景借仁祠。
補袞周官貴,能名漢主慈。
臥云知獨處,望月憶同時。
忽枉緘中贈,瓊瑤滿手持。
寺溪臨使府,風景借仁祠。
補袞周官貴,能名漢主慈。
臥云知獨處,望月憶同時。
忽枉緘中贈,瓊瑤滿手持。
寺院旁的溪流臨近節度使府,美麗風景依托著佛寺。你身為補闕之官,如周代補袞大臣般尊貴,憑借才能獲得君主的仁慈眷顧。我知曉你臥于云間獨自生活,我望月時就會回憶起與你共處之時。忽然收到你書信中的贈詩,我如手持美玉滿心歡喜。
酬:以詩文相贈答。補闕:官名,職責是向皇帝進諫。仁祠:指佛寺。補袞:補正帝王的缺失,后泛指糾正過失。周官:指周朝的官職制度。能名:以才能出名。漢主:借指當朝皇帝。枉: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行動。緘:書信。瓊瑤:美玉,這里比喻對方的詩文。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作者收到友人姚補闕南仲在云溪館中戲題并隨書寄來的詩文,于是寫詩回贈。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交流頻繁,以詩文唱和表達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贊美友人官職與才能,表達思念與收到贈詩的欣喜。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借景抒情,語言典雅。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互動,具有一定社交價值。
蜀郡路漫漫,梁州過七盤。
二人來信宿,一縣醉衣冠。
溪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西南如噴酒,遙向雨中看。
西風傳戍鼓,南望見前軍。
沙磧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別家逢逼歲,出塞獨離群。
發到陽關白,書今遠報君。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西邊虜盡平,何處更專征。
幕下人無事,軍中政已成。
座參殊俗語,樂雜異方聲。
醉里東樓月,偏能照列卿。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程侯新出守,好日發行軍。
拜命時人羨,能官圣主聞。
江樓黑塞雨,山郭冷秋云。
竹馬諸童子,朝朝待使君。
官舍臨江口,灘聲人慣聞。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異鄉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客舍見春草,忽聞思舊山。
看君灞陵去,匹馬成皋還。
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
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閑。
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
送君潯陽宰,把酒青門鐘。
水驛楚云冷,山城江樹重。
遙知南湖上,只對香爐峰。
斗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
西蜀方攜手,南宮憶比肩。
平生猶不淺,羈旅轉相憐。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來取一醉,須待月光眠。
萬事信蒼蒼,機心久已忘。
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
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
野店臨官路,重城壓御堤。
山開灞水北,雨過杜陵西。
歸夢秋能作,鄉書醉懶題。
橋回忽不見,征馬尚聞嘶。
未識已先聞,清辭果出群。
如逢禰處士,似見鮑參軍。
夢暗巴山雨,家連漢水云。
慈親思愛子,幾度泣沾裙。
按節辭黃閣,登壇戀赤墀。
銜恩期報主,授律遠行師。
野鵲迎金印,郊云拂畫旗。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