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皇帝的詔令從未央宮發出,李太保登上將壇即將統領軍隊。您如同周朝尊貴的太保,又似漢代的副相司空。您佩著的弓如抱著關西的明月,軍旗在渭北的風中翻卷。您和兄弟們都愿為國效力,定能建立大功,不負天地期望。
未央宮:西漢宮殿名,這里代指皇宮。
總戎:統帥軍隊。
上公:周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又稱上公,這里指李太保。
副相:司空在漢代可稱副相。
荷:承受,這里有期望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處于需要軍事將領出征駐守或作戰的時期,李太保被任命為渭北節度使,詩人寫此詩為其送行。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并贊美李太保,突出其身份尊貴和肩負的重任。其特點是氣勢恢宏,充滿積極向上的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送別詩中不同的風格,不局限于哀傷惜別,更多是對將領的期許和贊美。
興至撮襟成字,狂來散發長歌。五柳腰肢可惜,三閭醉醒如何。莊生任呼牛馬,介子不辨龍蛇。眼底乾坤懸行,身邊花酒為家。
誰染關山戰血紅,三吳壯士引雕弓。荒林虎嘯風聲切,野戍烏啼夜色空。未信吟詩能退虜,翻令生子學從戎。何當挽取天河水,凈洗扶桑日月東。
不奈寒侵季子裘,忽驚同載李膺舟。使星一點依南斗,肯作聊城五夜留。內墻陰處月橋西,記得聯鑣覓故溪。千里北風成悵望,幾時南客重提攜。琵琶山人白發翁,金玉文章冰雪容。鳳凰臺下時常見,野鶴群中不易逢。錦袍公子最多情,每許山人并馬行。今日獨乘官艦去,卻瞻馬首曳心旌。
寶馬東風擁犢車,碧雞坊里擅豪華。南來強作尋春夢,何處如今更有花。
折躬禮士求伊傅,拜手飏謨邁稷皋。黃屋湛恩辭彩杏,赤刀新命佩金桃。禁營武備身親慣,海署文書擘畫勞。坐嘯節樓清八表,高秋風雨起龍韜。
貪聽溪流夾路喧,同人緩步入前村。滿郊綠樹迎長阪,一帶平橋護短垣。好鳥聲聲春水畔,斜陽處處遠山痕。落花被徑無人埽,客到何妨不叩門。
秋盡角聲苦,逢人唯荷戈。城池向隴少,岐路出關多。雁遠行垂地,烽高影入河。仍聞黑山寇,又覓漢家和。
春堤何處綠絲垂,管領東風千萬枝。小鳥也知長愛惜,碎聲長似說芳時。
壯歷名場作牛馬,老逢世變厭風塵。青燈白首蕭寥甚,笑我依然獨坐身。
休問霜林鶴頂丹,空庭三尺綠新攢。從渠五老掀髯笑,我自與師盟歲寒。
相君提我上天梯,上得千層總是迷。爭似虎丘安穩坐,清風明月與心齊。
初冬可讀書,披帷對月影。困窮亦何常,天意默示警。所期在遠大,忘此清夜永。經義纂孟荀,如汲得修綆。摛辭芟繆悠,百家足馳騁。蘊輝珠處淵,含英金在礦。世人競目睫,欲語還如哽。但求寡悔尤,焉用名炳炳。馬援廑聞過,柳玼重行己。吾家舊遺經,先德盛積累。黽勉無異營,頗識剝復理。中歲偶行游,致汝業漸弛。我無一頃田,經籍足耘耔。義理茍能通,出處有根柢。醫藥與貨殖,困窮亦可倚。吾生少失學,垂老方知悔。展轉力就衰,炳燭思曉起。努力愛景光,汝曹從此始。
綠窗細雨。花里燕睡,花外鶯語。梅子黃否。點湯漬蜜,吳羹向誰絮。玉塘半畝。明鏡照我,來聽蛙鼓。風柳低舞。畫欄幾折,斜陽自來去。未放藕花白,點點荷珠融碧露。花遜葉香,香風吹粉鷺。且幕卷青油,扇倚紅醋。悄無人處。看竹里茶煙,花杪輕度。只新蟾、把人偷覷。
不如茆蓋頭,裹個大枯髏。鬼窟作活計,閻公未肯休。佛以法為身,不可以相求。一念無心者,法界剎那周。
露浥清華粉自添,隔溪遙見玉簾苫。眼看桃李飄零盡,更揀繁枝插帽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