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島庵蟬聯體以苔徑雀聲晚蕉窗蝶夢涼囊琴步野渡枕笛醉漁航二十字為題各限五言四韻每一題即以次字為韻 其二 徑
幽入白云鄉,曲通高士屩。
門外蔣生開,山中翁子托。
掃迎佳客來,塞斸荒茅錯。
何云行不由,穿林聽野雀。
幽入白云鄉,曲通高士屩。
門外蔣生開,山中翁子托。
掃迎佳客來,塞斸荒茅錯。
何云行不由,穿林聽野雀。
幽靜的小徑通向白云繚繞的地方,曲折地延伸仿佛能與高士的腳步相通。門外如蔣詡那樣的隱士開辟了此徑,山中似翁子那樣的人有所寄托。清掃小徑迎接佳客到來,鏟除荒茅卻有些雜亂。為何說行走不能走這條小徑呢,穿過樹林還能聽到野雀的聲音。
白云鄉:指仙鄉,這里形容幽靜之地。
高士屩:高士的鞋子,代指高士。
蔣生:指蔣詡,西漢末年隱士,他在門前開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
翁子:指朱買臣,西漢人,這里借指有一定寄托的人。
斸:砍,挖。
此詩是“學易島庵蟬聯體”系列之一,推測創作于詩人向往隱逸生活之時,可能當時社會環境較為紛擾,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寧靜、自在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以“徑”為題,描繪了小徑的幽靜和其背后蘊含的隱逸之意。通過用典和環境描寫,展現出詩人的心境和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題材的創作風格。
芳草斜陽年復年,
良辰美景奈何天。
等閑莫把秋光負,
且看黃花到處妍。
延益開軒待,清歌愛客聽。
馀寒猶臘雪,疏樹帶春星。
世事堪長嘯,才名忌獨醒。
美人期不至,明月自中庭。
七尺穹碑三尺墳,五君垂盡到余君。卻憐身后誰知己,此意凄涼不可聞。
阿翁不問生人產,有子徒能讀父書。不為薛田荒欲盡,可令彈鋏嘆無魚。
一接余郎月旦評,翛然四坐欲風生。請看朱邸王孫貴,杜口毗邪學凈名。
雙眼寧輸郭景純,青鞋踏遍為嚴親。前山盡有牛眠地,只要余郎自賣身。
東君環轍百花間,
次第行春到牡丹。
蜂嘴噆花春不覺,
一枝先破紫金盤。
江花江草映江明,孤客孤舟江上行。
不斷鄉心吳苑隔,無邊妾夢越潮平。
拂衣幾臥千巖月,把酒還尋萬樹鶯。
儻到鏡湖憑遠望,綠蘋處處是歸程。
皇都傳說上元春,羅帕包封賜近臣。海角未沾天寵洽,卻憐霜顆特分珍。
紅盤擎到碧窗紗,三寸黃柑擘永嘉。親老正思甜舌本,蠟封誰為寄吾家。
綠陰如許,容易添愁緒。一兩三番花外雨,彈指春歸何處。昨宵一枕春酲,分明重見傾城。驚破曉窗殘夢,從今不聽鶯聲。
南田畫卷,幅幅開生面。落墨無多工點染,合上仰家紈扇。臨摹詎減關穜,崔徐花朵玲瓏。坐對流泉古樹,憐他艷草秋蟲。
輕寒淺醉,宛轉傷離思。一半濃陰初著地,情事凄涼如水。音書猶未開緘,門前送到春帆。多少明珠翠羽,輸伊薄袖單衫。
金風乍起,池館清如水。一雨更添秋氣味,半臂薄羅初試。良辰幾度銜杯,年時詩卷重開。招手凌波仙子,皈依金粟如來。
韶光已去,費卻風和雨。換了單衣涼幾許,且向綠陰深處。櫻桃梅豆初圓,拈來一笑生憐。只有清和風物,朝朝簸弄芳妍。
燕頷逢荊鄂,于今四十秋。
始聞降鬼國,遄見拔瀘州。
廟議顓私意,邊圍墮詭謀。
棄襄不令守,鐵鎖靠江流。
帶嶺襟溪萬雉連,
筑城當日為安邊。
剜苔細數殘磚字,
止隔明亡十二年。
子默清真本絕倫,羊曇仍是個中人。
林泉不作南風競,旗幟還因對壘新。
金礦躍壚元有艷,冰壺瑩月舊無塵。
何妨再葺昆陽戰,尋邑師行固不貧。
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草完明治維新史,吟到中華以外天。
王母環來夸盛典,《吾妻鏡》在訪遺編。
若圖歲歲西湖集,四壁花容百散仙。
墻外濛濛雨濕煙。
參差小樹綠陰圓。
殘春中酒落花前。
海燕成巢終是客,
鰥魚入夜幾曾眠。
人間一段惡因緣。
銀花爛漫委筠筐,
鐵帶吳鉤總擅長。
千載專諸留俠骨,
至今匕箸尚飛霜。
夕陽槐影上簾鉤,
一枕清風夢昔游。
夢見錢塘春盡處,
碧桃花謝水西流。
衫袖縷縷血滿幅,深夜背人剜臂肉。一匙和藥當參苓,巴望萱帷疾愈速。
焚香膜拜禱昊天,愿以女年補母年。壽算決然不能強,女郎豈惜微軀捐。
母存嬉戲秉至性,母歿零丁誓卻聘。苦無兄弟力扶持,否亦拼與母同命。
篤守祠墓薦蘋蘩,三黨四鄰盡起敬。
吁嗟乎,妻拿夜肉與朝魚,苛待爺娘豢牢豬。孝女每膳必咨涕,瀝誠以祭七秩馀。
兩兩相衡當愧死,宜乎有司旌其廬。憲吏尤喜端風教,懿德流芳為手書。
孝行從來不多覯,史乘安可付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