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屈翁山二首 其二
畫布作鴻鵠,天下齊張弓。
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
有心尚可容,有口能興戎。
愿君為堅金,不愿為貞松。
松高風颼颼,眾草難為秋。
畫布作鴻鵠,天下齊張弓。
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
有心尚可容,有口能興戎。
愿君為堅金,不愿為貞松。
松高風颼颼,眾草難為秋。
有人畫了鴻鵠的樣子,天下人便都張弓以待。可悲啊,末世的士人,不幸懷有那樣的心思。有那樣的心思還能被容忍,可一旦開口就會引發爭端。希望你能成為堅硬的金屬,而不是堅貞的松樹。松樹高大,風聲颼颼作響,眾多小草難以度過秋天。
畫布作鴻鵠,天下齊張弓:喻有人因有出眾表現或才能而遭眾人猜忌。
興戎:引發爭端、戰爭。
堅金:堅硬的金屬,喻意志堅定、能應對困境。
貞松:堅貞的松樹,象征高潔、正直。
屈翁山即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當時處于朝代更迭的動蕩時期,社會局勢復雜,文人易因言行而招禍。作者作此詩贈給屈大均,勸其在復雜的環境中保全自己。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友人在亂世中謹慎行事。其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存困境和相互間的關切。
神物有顯晦,飛潛不同群。
為梭蓄雷電,為劍動祥氛。
魚服與蛇行,委蛇隱其文。
嗜欲未可求,物象疇能分。
一朝逝不留,萬里垂天云。
回首視山澤,凡鱗故紛紛。
天髙不礙眼,矯首見堯云。
況復煙霧清,八荒靜無塵。
垂空不可狀,變化何輪囷。
搖知五色光,上下藏北辰。
我今在人世,悵望那得親。
驚風吹鴻鵠,一舉儀天衢。
勁翮自肅肅,弱羽猶區區。
時于蒿艾間,得粒鳴相呼。
永愧燕雀情,我豈不足歟。
鵬運與鷗沒,遠近各有圖。
方當絕四海,安敢懷此都。
晴空倒掛秋江平,仙人攜盤上青冥。
珊瑚無根倚霄漢,影落夜水魚龍驚。
流金焦土天六月,腹欲生茵頭生蠅。
恍然坐我風露下,濯以三峽吞層冰。
稍收瓜李入饤饾,凍酎照盌玻璃明。
吳歈始作蛙蠅閙,巴管一洗鸞鳯清。
孤光當天萬象出,斥去不御悲長檠。
人生動如參與商,短須數挽驚飛霜。
但愿月明酒如江,與君急管催羽觴。
酒酣拔劍起為壽,劍光棱棱入牛斗,不放浮云變蒼狗。
昨日花間風送雨,淚臉凝愁暗無語。
今日花間天色明,向人艷冶百媚生。
雨中多思晴亦好,日日看花被花惱。
人間絕色比者誰,漢宮飛燕開元妃。
輕顰淺笑各有態,淡粧濃抹俱相宜。
傳聞姚魏多黃紫,醉紅不似當筵枝。
移樽洗醆苦不早,明日春光暗中老。
西齊居士心已灰,也向花前狂欲倒。
新詩警策速如神,又見關中出舜民。
正是稠云方積雪,俄蒙摛藻便為春。
蜂擁鶴膝音雖婉,金埓銅山句未貧。
故將風騷方入選,少卿同是隴西人。
江氣藏空闊,春云壓洲渚。蒲稗迷遠目,斷續川陸阻。
野鹿頗公行,寒花自幽吐。不知何處村,時擊祭神鼓。
搖望景陵治,大澤置環堵。行行即城闉,民舍雜官府。
編蘆辨門巷,具體亦何數。幽哉沮洳旁,謂是囚伏所。
茅茨隱柴扉,一竹便撐拄。四圍榆柳青,風擾亂花舞。
十日南窗下,臥聽清明雨。此是古章臺,家山在何許。
憶孟懷陶跡已陳,杖藜吊影召魂神。
假書豈料貍為士,帶箭寧思鶴是賓。
臂上垂囊災可代,江邉錫宴食多辛。
典衣本欲作重九,冐雪難尋石凍春。
十年海南年,世味嘗欲徧。昔為擔板癡,今作繞指轉。
誰能濯我纓,人欲唾其面。故人千里來,髙義動深眷。
問答不及已,驚我神髪變。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貴非所愿。南游訪知識,氣習要百煉。
授我不死術,老骨倘可健。是身走空雷,當作如是見。
芒鞋著層丘,甘若臥華屋。了然非夢覺,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下視八荒促。回溪綰文練,疊障環群玉。
廚煙起城隅,遠借晴林綠。恍疑坐虛堂,淡墨寫縑幅。
緬懷季與劉,靜躁等臧谷。身名千載后,巖影空遺躅。
霜林木葉下,悲籟喧寒谷。我如凌風翰,不受世網束。
蒲團白氈帳,清夜倘可卜。更隨孤月來,一洗昏衢目。
我有菩提燈,常照虛室內。
不用菩提葉,煩他巧裝綴。
是燈無晝夜,光明遍沙界。
癡風吹不滅,業雨漂不壞。
君如亦須此,市上實無賣。
歸向佛堂中,恐有一點在。
愛日明朝至,寒云此夕同。
預知鴉啄雪,先驗鳥呼風。
鄉國追隨外,年華感嘆中。
清愁將濁酒,斟酌并成空。
遺堞感至今,平生行樂處。
英雄除霸王,俯仰成今古。
昔日城中居,此日城邊墓。
魚龍與爵馬,共盡誰能數。
悲風天末起,陌上行人去。
凄涼王仲宣,獨詠登樓賦。
秦師圍已急,楚國救人闌。
食客腹空飽,先生心獨寒。
奉盤從遽定,按劍叱難安。
存趙舌三寸,何須折鏌干。
頹齡知有幾,誰復問行藏。
散策蒼林靜,拋書白晝長。
相呼山鳥聚,自落澗花香。
此地無車馬,真成物我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