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白鳥沖煙去,
山僧渡水來。
竹籬茅舍外,
忽見野梅開。
白鳥沖煙去,
山僧渡水來。
竹籬茅舍外,
忽見野梅開。
白色水鳥沖破輕煙飛向遠方,山寺僧人正涉水緩緩而來。竹籬環繞的茅草屋之外,忽然看見野梅悄然綻放。
白鳥:指白鷺等白色水鳥。
沖煙:沖破輕煙、霧氣。
山僧:山寺中的僧人。
渡水:涉水過河。
竹籬茅舍:竹編籬笆與茅草蓋的房屋,代指鄉野簡樸居所。
忽見:突然看見。
野梅:野生的梅花,多在早春開放。
此詩當為詩人游覽郊野時所作。古代文人常通過描繪鄉野小景寄托閑適之情,詩中白鳥、山僧、野梅等意象,或反映詩人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的心境,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因無明確記載,推測為古代文人即興寫景之作。
全詩以四句二十字勾勒郊野小景,通過動態與靜態的巧妙搭配,展現自然生機與鄉居意趣,語言質樸而畫面生動,是古典詩歌中‘即景抒情’的典型短章。
六客同游一醉鄉,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爭尋驚策忙。
薦酒月陂林果熟,發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談麈,襟袖無風亦自涼。
古今情一也,能處又何難。
識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艱。
多疑虧任用,輕信失防閑。
堯舜其猶病,何嘗無大奸。
桓桓鼎峙震雷音,絕唱高蹤沒處尋。
簫鼓一方情未暢,弓刀萬里力難任。
論兵狠石寧無意,飲馬黃河徒有心。
雖日天時亦人事,誰知慮外失良金。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
求滿直須當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無云照處情非淺,不睡觀時意更深。
徒愛古人詩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下有黃泉上有天,人人許住百來年。
還知虛過死萬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識明珠須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
先能了盡世間事,然后方言出世間。
松桂隆冬始見青,蒿萊盛夏亦能榮。
光陰去后繩難系,利害在前人必爭。
萬事莫于疑處動,一身常向吉中行。
人心相去無多遠,安有太平人不平。
思君君未還,君戀蜀中官。
白首雖知倦,清衷宜自寬。
花時難得會,蠶市易成歡。
莫嘆歸休晚,生涯苦未完。
疊??如幈四面開,可堪虛使亂云堆。
已曾同賞花無限,須約共游山幾回。
未老秋光詩擁筆,乍涼天氣酒盈杯。
輕風早是得人喜,更向芰荷深處來。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山川。
尋常巷陌猶簪紱,取次園亭亦管弦。
人老太平春未老,鶑花無害日高眠。
八月小春天,如人強少年。
偷生誠有謂,卻老固無緣。
既有神仙術,能回草木妍。
安知太平日,不得似堯夫。
為善大宜量力分,知幾都在近人情。
人情盡后疑難入,力分量時事自平。
理順面前皆道路,義乖門外是榛荊。
何人肯認此言語,此語分明人不聽。
仲尼生魯在吾先,去圣千余五百年。
今日誰能知此道,當時人自比于天。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萬世權。
河不出圖吾已矣,修經意思豈徒然。
山橫暮靄中,鳥逝孤煙外。
殘菊憂霜摧,幽蘭懼風敗。
患難人不喜,富貴人所愛。
我心曰不有,愛憎豈能賣。
春至已將詩探伺,春歸更用酒追尋。
酒因春至春歸飲,詩為花開化謝吟。
花謝花開詩屢作,春歸春至酒頻斟。
情多不是強年少,和氣沖心何可任。
桃李因風花滿枝,因風桃李卻離披。
慘舒相繼不離手,憂喜兩盤都在眉。
泰到盛時須入蠱,否當極處卻成隨。
今人休愛古人好,只為今人生較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