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物吟四首 其三
古今情一也,能處又何難。
識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艱。
多疑虧任用,輕信失防閑。
堯舜其猶病,何嘗無大奸。
古今情一也,能處又何難。
識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艱。
多疑虧任用,輕信失防閑。
堯舜其猶病,何嘗無大奸。
古往今來,人們的情感是一樣的,能恰當處理事情又有什么難的呢。認識事情的本質并不容易,了解一個人更是大家都覺得困難的事。過多猜疑會損害對人才的任用,輕易相信別人會失去防備。即使是堯和舜這樣的圣君也會有困擾,他們的時代何嘗沒有大奸臣呢。
能處:能夠恰當處理。
識事:認識事情的本質。
防閑:防備約束。
?。豪_。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作者可能是在經歷或觀察了一些人事后,有感于認識事物、了解人心的不易,以及用人和防人方面的問題,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這些社會現象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闡述認識事物、了解人心的困難,以及用人和防人要把握好度。其特點是說理清晰,以古例佐證觀點。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作者對社會人事的深刻洞察。
滿城車馬走塵埃,湖上幽蹊長積苔。
喟嘆高風尚千載,殷勤兩日為重來。
吾生詎老五斗米,此地終期三徑開。
大廈崇成非往者,況予擁腫自樗材。
斜日杏花收。微寒上玉篝。一重簾、一段春愁。見說畫屏燈也上,獨自個、下簾鉤。
無語自凝眸。螺峰斂碧秋。倚闌干、照遍春流。門外綠楊風又起,便不皺、怎教休。
缺然資略每區區,抑冒揚清小小劬。
諏律綱條思濟理,算緡公帑較輸儲。
三科識擢才能顯,八計精研吏治孚。
端有碩生如杜蕢,升堂洗觶降除趨。
不到青云志未休,近來何事卻悲秋。短檠雙目元無恙,快讀讀書莫浪愁。
圖書繞屋未為貧,想見長吟日閉門。西社諸公久寥落,不知招得幾人魂。
幸有平生古戰場,不妨高臥到羲皇。一朝冀北空凡馬,須信驊騮道路長。
支離病骨怯初寒,眼底清愁更萬端。勉和新詩寄鴻雁,江城夜月覓君看。
學劍雖無術,吟詩似有魔。
已貧甘事晚,臨老愛閑多。
雞犬唯隨鹿,兒童只衣蓑。
時因尋野叟,狂醉復狂歌。
靜趣無窮閱圣經,紅塵那到子云亭。東風吹動廉纖雨,頓覺郊原草色青。
峭壁危峰護紫霞,讀書聲在鄴侯家。靜憑窗幾閒觀物,無限春光在杏花。
鐵馬歸來偃綠沉,三軍朝氣散秋陰。
偷安正是奸諛計,報主何知國士心。
湖上青山埋白玉,人間遺像鑄黃金。
春秋不廢蘋蘩薦,精爽洋洋儼若臨。
馬頭今日過中都,
到得雄州更有書。
道路莫嗔音問少,
天寒沙漠雁全疏。
論交結客到屠沽,自覺摧藏氣類孤。
世難不全關運會,人才先要論規模。
虛名往往添蛇足,正議時時捋虎須。
手寫申韓無試處,安排白晝臥江湖。
送客長安道,鳴騶忽解攜。
關通都嶠外,江入夜郎西。
候館過銅柱,公庭下錦雞。
鄉心千萬里,尺素為君題。
翩翩文彩邁時流,擁傳俄看出帝州。
大別山前春色滿,還誰同眺岳陽樓。
濂溪溪上草綢繆,月色巖光迥不侔。
寂寞河東風詠后,沅蘭湘芷憶前修。
竹西自古繁華地,況是風光九十天。
紅杏一枝春店雨,王笙三疊玉樓煙。
隔江燈影迷歌館,吹岸衣香過酒船。
好夢撩人歸未得,拂城楊柳亂啼鵑。
云生水面晴疑雨,
風落松梢夏亦寒。
一片蟬聲無覓處,
教君數盡碧瑯玕。
極目群峰列畫圖,落花風里立平蕪。
鴨頭春水迷高下,鴉背斜陽倏有無。
鄉思已隨云影遠,客情猶共月輪孤。
萬家鐙火關憂樂,興盡歸來馬識途。
少而可努力,
老而可歇心。
都盧懶萬事,
雙眸淚濕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