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雷塘墓廬有感
十載歸陳留,每每思故園。未識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見吾夫子,逢節慕親恩。傷心不敢語,幸有椿堂存。
視媳如弱女,義訓諄諄言。凡為婦道者,德謙禮義純。
優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溫。克勤亦克儉,所聞敢不尊。
誰料今夏時,變幻更莫論。山頹天忽傾,傷心復斷魂。
耿耿肺腑碎,淚痕變血痕。幾度悲往事,無語望黃昏。
衰草被長阡,松柏圍古墩。罪重復何說,哀哀守墓門。
十載歸陳留,每每思故園。未識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見吾夫子,逢節慕親恩。傷心不敢語,幸有椿堂存。
視媳如弱女,義訓諄諄言。凡為婦道者,德謙禮義純。
優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溫。克勤亦克儉,所聞敢不尊。
誰料今夏時,變幻更莫論。山頹天忽傾,傷心復斷魂。
耿耿肺腑碎,淚痕變血痕。幾度悲往事,無語望黃昏。
衰草被長阡,松柏圍古墩。罪重復何說,哀哀守墓門。
十年回到陳留,常常思念故鄉。從未見過婆婆的面容,心中的悲傷只能獨自咽下。常見我的丈夫,每到節日便追慕親人的恩情。傷心的話不敢言說,幸而公婆還健在。婆婆待我如弱小的女兒,以道義諄諄教導。她說凡是為婦之道,需品德謙遜、禮義純良。溫和地對待下人,仆婢也感受到和暖。要勤勞又節儉,這些教誨我怎敢不遵循。誰料到今年夏天,變故突然降臨。如山崩天傾,傷心欲絕。心中如碎,淚痕化作血痕。多次悲嘆往事,無語凝望黃昏。衰草覆蓋長長的田埂,松柏環繞古老的墳墩。罪孽深重還有何可說,只能哀哀守在墓門。
陳留:古地名,今河南開封東南,漢代設陳留郡。
姑:古代稱丈夫的母親為姑,即婆婆。
椿堂:代指父母,此處指公婆。
山頹:比喻長輩去世,典出《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
長阡:田間的長小路,這里指墓前的路徑。
古墩:指古老的墳墓,墩在此處指墳堆。
此詩當作于作者婆婆今夏去世后,冬日于雷塘墓廬守喪期間。詩中“今夏時,變幻更莫論。山頹天忽傾”點明婆婆突然離世的變故,作者觸景生情,回憶婆婆生前教導與慈愛,抒發守墓時的悲痛與追思。
全詩以“思故園—憶親恩—述教導—嘆變故—守墓哀”為脈絡,通過日常細節與喪親之痛的對比,展現傳統家庭中婆媳間的深厚情感,是一首情感真摯的悼親之作。
躡屐登高縱遠眸,
洲南景色晚悠悠。
漁翁醉入蘆花島,
樵子聲喧古渡頭。
繞檻煙霞千里共,
空江風月一囊收。
羨魚不禁臨淵嘆,
冉冉韶光早下鉤。
高祖見黥布,公然踞床洗。帝王作用自不同,厚其供張薄其禮。
笑彼驪山徒,易怒亦易喜。所愿無多略可知,帳御飲食而已矣。
君不見,狂生入謁漢天子,長揖不拜上遽起。急揮兩女趨輟洗,延攬英雄乃若此。
驪山之徒寧兄比,嗟嗟何怪踞床洗。
人事悠悠懶更攀,
茅堂靜坐白云閑。
夜觀明月為高燭,
一道清光照萬山。
瑟瑟芭蕉聲滿庭,末眠人對一燈青。蒼茫家國無窮感,付與蕭窗夜雨鈴。
哀感無端雜醉醒,雕戈枕盡夜冥冥。此身愿化清秋雨,一洗神州戰血腥。
瘴云未免鐘儀縶,
夜雨應憐范叔寒。
尚有慈闈年九十,
空揮客淚落江干。
山自盤龍七里來,客星高傍白云隈。灘頭無恙東流水,誰著羊裘上釣臺。
武林春色日初遲,花滿壚頭酒滿卮。無奈雙龍愁里別,綠楊幾度囀黃鸝。
幕皆資畫諾,人最說君賢。
判好堪呈佛,心清亦近禪。
著書僧有傳,執法吏無權。
風雨東門路,分攜忽黯然。
月光照出梅枝瘦,人影寒歸露氣深。
安得良朋通夜講,秪須濃酒滿杯斟。
尋常見面多輕別,寂寞懷思倍痛心。
對就雁書明日寄,名山蹤跡恐難尋。
黃金不惜買蛾眉,
揀得如花四五枝。
日月其除歲云暮,
詩人此意報君知。
月黑樹蒙茸,驚鴉入窗里。團團一山霧,江勢來不已。
檻外燈忽明,舳艫走千里。我亦東西人,往來送江水。
滔滔有今日,惜此中流砥。掛眼山無多,到海吾衰矣。
僧寮繩床平,濤聲在席底。傾耳來睡情,平心得坐理。始知倚樓時,妄念雜悲喜。蘿徑非不深,真隱人有幾。
校士扃門草滿衙,出郊極目意無涯。
楓林浥露煊紅葉,蕎麥沖寒吐白花。
時到三秋應望雨,月當初上正思家。
行行山路忘欹險,賴有同心手共叉。
黎簡生盛世,獨抱古憂患。
岝屼胸中山,神工日鑿鏟。
到京一宿去,老死不期宦。
心孤蕩江海,家貧賣林澗。
好色好山水,身擲煙露幻。
萬言立紙上,雪明倚天劍。
富貴工徘詞,相視孰鵬鴳。
梧桐落。秋來客睡何曾著。何曾著。萬家砧杵,月明烏鵲。
人間信有風波惡。紛紛世俗成輕薄。成輕薄。五陵裘馬,少年同學。
一棹歸何晚,前村暮靄平。
疏燈傳遠樹,寒橛出孤城。
宿鳥樓還語,幽香靜更清。
蒼茫煙水外,涼月送人行。
雨過黑云收,
清溪長急流。
風高帆鼓腹,
浪涌艇昂頭。
謀利心恒淡,
圖名志未休。
何時滄海上,
鼓棹向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