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江村時縱目,情景似瀼西。
地讓群山曲,天臨曠野低。
浮云連遠樹,飛瀑接前溪。
安得襄陽筆,攤箋一品題。
江村時縱目,情景似瀼西。
地讓群山曲,天臨曠野低。
浮云連遠樹,飛瀑接前溪。
安得襄陽筆,攤箋一品題。
在江村時常放眼遠望,眼前的情景仿佛和瀼西相似。大地被群山環繞而曲折,天空籠罩著曠野顯得低矮。漂浮的云絮與遠處的樹木相連,飛瀉的瀑布連接著前方的溪流。如何能得到襄陽的妙筆,鋪開紙張好好題詠這美景。
縱目:放眼遠望。
瀼西:指瀼水西岸,杜甫曾居夔州(今重慶奉節)瀼西,此處或借用其地指類似的幽美環境。
讓:被...環繞,此處形容群山環抱地形。
臨:籠罩、覆蓋。
襄陽筆:借指高超的文才,襄陽多文人(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故以“襄陽筆”代指妙筆。
攤箋:鋪開紙箋。
品題:評論、題詠,此處指為美景題詩。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游覽江村時,見景色幽美似曾相識(如杜甫瀼西之景),觸景生情而作,當為閑適游賞之際的即興之作。
全詩以“縱目”統攝,由遠及近、由靜至動描繪江村景色,既展現自然之美,又流露出文人對美景的珍視與題詠雅趣,是一首清新明快的山水紀游詩。
去年才一識,何意復茲行。
隠墅全依郭,幽居亦占名。
萬金真國士,十室漫鄉評。
漢制誰綿??,且征齊魯生。
既雨得晴晴亦佳,筍輿終日度咿啞。
蒙籠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
鄰舍相聞亦雞犬,田疇隨事有桑麻。
居夷何陋慚君子,不爾辭官學種畬。
地已兼旬住,樓孤百尺登。
誰與同我適,政爾待君曾。
韓杜愁來讀,西南樂得朋。
仲春新雨霽,山遠水波興。
茅屋雞初遞,楓林月半殘。
灘傾驚枕仄,露下覺衾寒。
客子愁無那,舟人語未闌。
蘭溪今夜泊,須酒慰艱難。
憶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憶兩京梅。
我今久隔鄉關念,病后徒驚節物催。
不見過門長者轍,可憐到手故人杯。
長亭與想東征路,柳色青青拂面來。
又過余干縣,來瞻馬鬣墳。
侯芭今白首,李漢舊多聞。
采若溪頭屋,騎鯨海上云。
生存零落句,三復涕紛紛。
愛此山中木,真能閱盛衰。
近從吾祖日,遠至迺孫時。
往往多摧折,堂堂獨保持。
何殊孔明柏,但乏少陵詩。
苕水固多勝,吾州亦可鄰。
卜居雖匪舊,取友不妨新。
佛屋從堪寓,溪亭更可人。
莫嫌鵝鴨惱,最喜鷺鷗馴。
頻年此地幾維舟,愧費主人雞黍留。
祇道雙鳧已朝帝,那知一鶚尚遲秋。
小能過我談不惡,重復別君空作憂。
問訊東歸所經歷,但云巖石過丫頭。
晨起倦烏巾,還傾老瓦盆。
自知中了了,人謂日昏昏。
迤邐谿山別,披紛鴈鶩喧。
春風得亡頼,幽趣與誰論。
微風醒蝶夢,驟雨瀉天瓢。
剝啄攜詩過,丁寧寄語邀。
詞臣上雍橐,勛閥侍中貂。
試問龜藏櫝,何如鶴唳霄。
自辱緘書報,于今歲有秋。
飄流聞客語,消息解人憂。
薦牘新頻上,詩聲舊得優。
君歸定蓬閣,我去復炎州。
向來吳楚隔,書札苦難通。
信與衢相接,我歸公亦同。
寓懷須酒圣,適意豈詩窮。
情性思陶冶,吾寧較拙工。
聞道南池上,日來幽事多。
株株搖弱柳,柄柄出擎荷。
長夏端能好,新詩況可歌。
無庸問凡楚,一以付無何。
秋風比已涼如水,秋日還能熱似焚。
驟對碧云成突兀,忽看快雨灑繽紛。
梧應留響中宵聽,菊為韜香九日聞。
排遣羈愁消底物,要君詩律張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