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顏文昺子明用孫從之韻
微風醒蝶夢,驟雨瀉天瓢。
剝啄攜詩過,丁寧寄語邀。
詞臣上雍橐,勛閥侍中貂。
試問龜藏櫝,何如鶴唳霄。
微風醒蝶夢,驟雨瀉天瓢。
剝啄攜詩過,丁寧寄語邀。
詞臣上雍橐,勛閥侍中貂。
試問龜藏櫝,何如鶴唳霄。
微風輕輕吹過,喚醒了蝴蝶般的美夢,驟雨如從天上傾瀉而下。你帶著詩歌前來敲門拜訪,還再三叮囑帶著話語相邀。文臣將才華藏于囊中,功勛世家之人頭戴侍中貂尾冠。我想問把龜藏在木匣中,怎比得上仙鶴在云霄鳴叫。
醒蝶夢:化用莊子夢蝶典故,這里指從夢中醒來。
瀉天瓢:形容雨下得很大,像從天上傾倒水瓢一樣。
剝啄:敲門聲。
丁寧:即叮嚀,再三囑咐。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雍橐:一種袋子,這里可能寓意才華。
勛閥:功勛世家。侍中貂:漢代侍中官帽上插貂尾為飾,這里指有顯赫地位的人。
龜藏櫝:把龜藏在木匣中。
鶴唳霄:仙鶴在云霄鳴叫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是詩人在與友人顏文昺(子明)交往過程中,友人帶著詩歌來訪,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有閑情與友人交流詩詞,探討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和人物交往,表達對人生選擇的思考。其特點是意象豐富,運用對比和用典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詩詞交流和思想碰撞。
罨畫春樹碧,逢迎系行舟。酒盡可以起,更作須臾留。我方鶴投籠,君已鷹脫韝。相期在歲晏,贈之珊瑚鉤。楊柳青已絮,芍藥紅方葩。詩隨去帆東,春風屬誰家。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賒。小德最憐渠,丹頰三髻丫。
花影花香攪睡情,香融繡被夾羅輕。楚云入夢渾迷曉,蜀酒禁愁誤達晨。曲曲銀屏低拂燕,層層珠箔略聞鶯。游人窺探棲鴛去,刻向瑯玕記我曾。
小紅豆,似珍珠。量珠論斗價何如。石家珠子天然綠,血淚凝紅永不枯。
焰火繽紛又一時,繁華看慣若無知。高樓月出清輝冷,自向窗前綴小詩。
南還已畏朔風侵,羽檄悲傳鐵馬音。金字還求慚往哲,紙袍終欲乞香林。辛勤敢訴孤僧意,歡喜原知長者心。他日海門敲磬罷,思君猶欲下高岑。
破除難盡是恩情,卻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亂,夢驚人語似郎聲。
至哉壺子,列老下趨。龍藏鄭圃,真與道俱。側聞玄語,宣發希微。載陳生化,繼述黃書。
谷風和暖好扶犁,春后新苗綠總齊。萬樹夾途留雨氣,八橋臨水落虹蜺。
從來悟道不由書,覿面相呈已有馀。麈尾花飛終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秋風不用嘆差池,利鈍仍知亦有時。似我從前猶眊氉,看君自小已瑰奇。楚弓一任他人得,和璞惟應識者知。歸到安成春正好,過庭還問幾篇詩。
英僚除目冠臺差,聽唱東班即往諧。羅甸遙思持節入,都亭先見有輪埋。不辭敬梓批單疏,曾信安苗化兩階。是處叫天俱尺五,何言萬里易陰霾。
河北忠臣少,崖門紀白鷴。日鞭驅石險,月斧息鯨艱。碧芷萇弘血,秋山宋玉顏。南冠懷破鏡,明月照刀環。
羅浮秋色與天高,約略明朝買去舠。萬丈飛云攜手上,共君眠石聽松濤。
五色禽飛春正晴,石樓初日見南溟。浪花如雪三十里,知是鯤鵬羽翼生。
少年擲卻敝頭巾,老去常思個里人。蔥嶺走來無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