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府黃安中尚書惠雙泉二首 其一
北風遮莫阻歸舟,公有雙泉慰客愁。
玉斗貯來云尚凍,金蕉傾處蟻爭浮。
黃花遙想東籬畔,白浪正翻南浦頭。
醉魄忽成蝴蝶夢,卻尋春色到皇州。
北風遮莫阻歸舟,公有雙泉慰客愁。
玉斗貯來云尚凍,金蕉傾處蟻爭浮。
黃花遙想東籬畔,白浪正翻南浦頭。
醉魄忽成蝴蝶夢,卻尋春色到皇州。
就算北風阻攔我回去的船,您送來的雙泉美酒能慰藉我客居的愁緒。用玉斗盛著泉水,仿佛還有云氣凝結的寒意,將酒倒入金蕉杯里,酒沫如螞蟻般爭相浮動。我遙想在東籬旁綻放的菊花,此時南浦正白浪翻騰。我喝醉后恍惚進入蝴蝶夢,竟去皇州尋覓春色。
遮莫:盡管,任憑。
雙泉:這里指黃安中尚書贈送的雙泉美酒。
玉斗:玉制的酒器。
金蕉:酒杯名。
蟻:指酒面上的浮沫。
東籬:出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種菊之地。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蝴蝶夢:出自莊子夢蝶的典故,指虛幻的夢境。
皇州: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中遭遇北風阻礙歸舟,心情煩悶。此時黃安中尚書贈送雙泉美酒,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處于羈旅之中,內心渴望回到京城,友人的饋贈讓他在愁悶中得到一絲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客居愁緒及友人贈酒的慰藉。其特點是現實與夢境交織,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技巧。
游刃雖余地,棲鸞試未周。
僅伸三釜養,俄隔九泉幽。
風樹悲難弭,蒿莪痛曷瘳。
平生無恨處,有子襲箕裘。
暫出伸三釜,歸安菽水心。
立言存絕筆,遺子勝籝金。
肝腑真堪托,情親久亦深。
交朋忘一鑒,哀淚滿衣襟。
日月游駒迅,光陰激箭馳。
自應憐未遇,誰解語先知。
消息春來好,功名夢到時。
更憑詢造物,無作戯人期。
右軍本清真,名題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憑崖望南極。
不讀人閑書,誅茅近東壁。
松窗拂青靄,石架橫野色。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猨覓。
不有鐵石心,敢邇虎豹跡。
高歌振林木,上與霄漢迫。
時有太一星,擁杖照幾席。
平生澤物心,不計飽一吻。中年厭道路,回首荒二頃。
有口不自糊,誰其識莘尹。天子閔斯勞,祠官養閑冷。
庶人乃敢召,往役義唯謹。兩手不袖藏,扶犁遍畦畛。
云胡三百廛,正可一笑哂。置之他勿問,樂此果何慍。
能敬師冀缺,弗治謝楊惲。深思鹵莽報,寧憚作勞愍。
拳拳畎畝志,尚愿國多稔。長哦七月篇,知公非素隠。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鬭矜余鋒。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蠻爭觸競已千古,往事獨有江流東。人言此水自云阜,聯引??邵經夷中。
崎嶇二梅壓盤束,擘裂千嶂煩奔沖。窮豪究勇力少縱,始得平隰流舂容。
紆余十里僅間暇,赑屭五渚俄沖從。潴為渟淵產百怪,往往不宅馮夷宮。
春霖夏潦故假藉,谷吐川灌資騰舂。陽侯客氣不自禁,驅脅罔象從群兇。
往時井邑困陵藉,欲已此患嗟無庸。英英忠定經國手,初日小試勤民功。
不煩燃犀照奇鬼,正爾宴坐銷狂烽。筑亭據勝俯百壑,坐使袞袞皆朝宗。
投巫謾詫鄴中老,驅鱷未遜潮陽翁。橫流一旦復故道,精意要與神明通。
吾聞祖龍制六合,欲以盛氣陵華戎。將游會稽示汰侈,乃被濤浙還他從。
區區水波豈云惡,要是暴戾神方恫。安知盛德雖邑宰,能轉造化回天工。
爾來百有六十載,民得平土趨耕農。只今令尹亦公輩,惟有善政希高蹤。
興言晴雨應如答,豈復旱溢憂匆匆。喜豐對峙且華屋,一槳橫絕江無風。
江頭秋深足佳趣,林靄煙暝紛冥蒙。乘間領客共賞勝,亦有情話攄心胸。
夫君豈久吏州縣,偉望況已齊衡嵩。儻令鯨伏波不作,奠枕四海渠非公。
三釜何如菽水長,毅然投劾奉歸裝。
共欽箠楚辭巴嶺,又聽勾稽復楚鄉。
???下灘誰御史,鳳鸞棲棘漫仇香。
絕憐五十三年筆,不草文園封禪囊。
安眠夜至卯,休吏日加申。
廩稍亦已厚,養疴非隠淪。
恨無封君法,老矣藏其身。
遄歸豈不欲,更有宜歸人。
堂下梧桐樹,清陰欲滿簾。
風前數葉落,枝外幾山添。
世故真難犯,幽棲不用占。
新涼入書幌,好在鄴侯簽。
萍跡來京闕,逾涯辱意隆。
劇談銷客氣,終月坐春風。
豈謂十旬別,俄成千歲終。
哀哉不復見,天闊恨無窮。
最上華陽館,凄涼豈舊基。
山中為相日,樓上待仙時。
精力凋文字,群居厭術芝。
卻輸元處士,薪爨得天知。
靈根何許來,初春首移植。封培極膏壤,灌溉勤朝夕。
惟知人力勝,可與天工敵。侵尋度重九,荏苒復旬日。
含芳似慳吝,細蓓猶的歷。得非司花神,不為狥世習。
閉關存清高,后時養介僻。不然蓐妝靈,護持莫庸釋。
未容遽爛熳,留作秋歸憶。胡為倚墻隈,向人殊寂寞。
雖非彭澤長,汝勿余于惜。
戟衣翻戶映庭槐,使節州符未展才。
文獻定知丞相似,淵源還自洛陽來。
異端惑世濃于酒,古學違時冷若灰。
從此湖人識喪禮,凜然治命手親裁。
江梅歲已過,燕子春又來。
不愁吾鬢霜,所恨此志灰。
扶桑焞焞明,閶闔蕩蕩開。
欲往豈不可,致遠非駑駘。
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亦知二者古難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廬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來酒邊。持螯把酒與山對,世無此樂三百年。
時人愛畫陶靖節,菊繞東籬手親折。何如更畫我持螯,共對廬山作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