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惠州西湖,朝云墓在其左側
連巘平煙,清波小鏡,妝成縮本西湖。語變炎禽,年光細草催徂。分明玉塔紅棉路,笑暫來、客意疏蕪。太悤悤、拖策天涯,疊鼓城隅。
一杯銷與羅浮碧,占清新風日,天與髯蘇。片霎鵑聲,朝霞飄墮漚珠。丹成不共維摩去,怕散花、人比山孤。熨歸魂、小碣蠻花,留偈如如。
連巘平煙,清波小鏡,妝成縮本西湖。語變炎禽,年光細草催徂。分明玉塔紅棉路,笑暫來、客意疏蕪。太悤悤、拖策天涯,疊鼓城隅。
一杯銷與羅浮碧,占清新風日,天與髯蘇。片霎鵑聲,朝霞飄墮漚珠。丹成不共維摩去,怕散花、人比山孤。熨歸魂、小碣蠻花,留偈如如。
連綿的山巒籠罩著平煙,清澈的湖水如同一面小鏡子,仿佛是縮小版的杭州西湖梳妝而成。南方禽鳥叫聲不同,時光被細草催促著流逝。那玉塔紅棉的道路清晰可見,我笑著短暫前來,心境卻有些疏懶。太匆匆了,我拄著拐杖浪跡天涯,城角傳來陣陣鼓聲。我用一杯酒與羅浮山的碧綠相融,享受著清新的風和美好的陽光,這是上天賜予蘇軾的。片刻間杜鵑啼鳴,朝霞如泡沫般飄散。仙丹煉成她卻沒和蘇軾一起離去,怕那散花之人比山還要孤獨。撫慰她歸來的魂魄,小小的石碑旁蠻地之花綻放,留下的偈語寂靜安然。
連巘:連綿的山巒。
縮本西湖:指惠州西湖是杭州西湖的縮小版。
語變炎禽:南方禽鳥叫聲與中原不同。
徂:流逝。
拖策:拄著拐杖。
羅浮:山名。
髯蘇:指蘇軾。
漚珠:水泡,比喻易逝之物。
維摩:指維摩詰,這里代指蘇軾。
偈:佛經中的唱詞。如如:寂靜、永恒的樣子。
蘇軾被貶至惠州,其侍妾朝云隨他前往,后朝云病逝葬于惠州西湖旁。這首詞作者游覽惠州西湖,看到朝云墓,有感而發創作此詞。當時蘇軾已離世多年,惠州歷經歲月變遷,作者在憑吊古跡中抒發感慨。
這首詞以惠州西湖為背景,圍繞蘇軾和朝云的故事展開。主旨是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和對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以古跡為題材的詩詞創作,展現了詞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都門雪霽作春泥,車馬度撟西。良鄉古道,舉家南去,不似一來時。雞聲茅店月如眉,寒氣逼征衣。依依柳色,遲遲春日,應念舊相知。
世路干戈感未休,天涯容易又新秋。一家離散悲戎馬,萬古團圞羨女牛。有巧任從兒輩乞,無錢長替內人愁。私心默向雙星祝,早掃欃槍慰白頭。
傅巖由帝賚,圯橋自神授。商道粲復興,漢基翕然構。窮通茍有命,貧賤豈足疚。斯道誰得聞,人方薄圭竇。
露白葭蒼問水濱,命宮牛斗可能神?此身拚向田間老,歷劫看揚海底塵。幸有十千沽美酒,不勞百萬買芳鄰。床頭周易閒來讀,夢寐羲皇以上人。札札西風織婦機,江村秋盡尚炎威。瓦盆綠泛鄰翁酒,竹塢香飄野客薇。閉戶人今甘寂寞,定巢鳥亦倦高飛。向來白眼揶揄者,為報塵氛已拂衣。
博學該群籍,飛聲藹上庠。巍科曾疊貫,要路遂橫翔。策府登清選,銓曹得望郎。九重方簡在,一鑒遽云亡。
東籬采菊制頹齡,忽見南山眼自清。山水高深懷古調,云衣蒼白任流形。病軀垂老依衡岳,血淚無緣灑孝陵。柱把賤名污圣德,自知孱力不勝莛。
古木參差石徑斜,日長無事似僧家。更憐地僻經過少,省得人行蹴落花。
滿注流泉貯石盤,魚兒吹浪吸青湍。看來魚亦知人意,人欲知魚有甚難。
涼入京塵暑氣微,樓船南下客初歸。柳條不受離情綰,詩卷猶煩急手揮。遼海云開孤鶴起,楚江霜落片鴻飛。故人無限云霄意,尊酒相看又夕暉。
二禽瀧水至,絕與畫眉同。欲得長相喚,須教各一籠。不驚多飲啄,無恨是雌雄。歸向吾兒女,綿蠻水竹中。歸舟無所有,祗得二珍禽。與我為閒客,娛人是好音。餐須香米滑,浴貴翠盤深。夜使同笯宿,休傷伉儷心。
書窗映雪時,書聲已聞世。留眼看光風,窗前雪初霽。
一自南臺酒,公今成古人。方期千載事,豈料百年身。從俗心良苦,安時志欲伸。稽山歸旐飐,我淚亦沾巾。
客亭楊柳思悠悠,隔岸青山是越州。風急片帆飛鳥外,一江煙雨結春愁。
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小岸城邊上輕舸,一溪宛轉向魚池。水藤濛濛荷葉暗,棹入中流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