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原父書南華秋水篇
不識劉公字,今方睹一斑。
筆兼歐蔡體,品在上中間。
不識劉公字,今方睹一斑。
筆兼歐蔡體,品在上中間。
以前不了解劉公的書法,如今才得以窺見其一斑。他的筆法兼具歐陽修和蔡襄的風格,品格處于上等水平。
劉原父:即劉敞,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
睹一斑:即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歐蔡:指歐陽修和蔡襄,二人都是北宋著名書法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劉敞是北宋重要人物,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力。詩人可能在見到劉敞所書《南華秋水篇》后,被其書法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原父的書法。其突出特點是評價直接,簡潔地概括了劉原父書法的風格和水平。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為研究劉敞書法及當時書法評價提供了一定參考。
兩岸青山倒影濃,
一江秋色兩山中。
扁舟不怯溯流水,
天意借人帆上風。
領來生了合還渠,
遺世聲名亦贅馀。
七十三年無述處,
一朝含笑上清虛。
徐徐移步出村前
宿雨初霽午后天
風送歌聲來何處
群兒游釣在溪邊
銀床嬌倚睫初交,一卷新詩手倦拋。
石榻煙痕縈茗灶,紗窗日影亂花梢。
游仙彩蝶來胥國,驚夢花尨吠路坳。
玉枕瞢騰春思懶,惱他階竹曳風敲。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
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
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
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
調笑何郎莫漫嫌,
一杯為洗太官膻。
品題今自東湖始,
湯沐新封羹頡邊。
短制牙籌防易斷,
半和麰粉借微堅。
山雞雋永堪司薦,
豈是從來野性便。
飲酒不甚多,
數杯醺心顏。
未醺不可止,
既醺勸亦難。
誰云萬物廣,
豈出天地關。
誰云萬事廣,
豈出人情間。
熟夢猶心坼,空天忽耳鳴。媚將深傅粉,清不濯斯纓。身口低迎世,乾坤老賣名。投灰兼事火,來往闥婆城。
流云曾不系,泛梗卻淹留。百事禽遭隼,孤居鵲讓鳩。舉燈聊問影,聽雨忽垂頭。所憶逃形者,何天借一丘。
花擔移來錦繡叢,
小窗瓶水浸春風。
朝來不忍輕磨墨,
落硯香粘數點紅。
氣運由來有盛衰,
循環久已見天機。
黃山云散無塵滓,
上將騰光入紫微。
中丞鞭畫大江流,計相權分少府籌。共指星河出箕尾,即看淮海凈旄頭。量沙月轉千帆夜,飛粟霜凌萬庾秋。為問南征諸大將,何人不讓漢蕭侯。
十年攜賦奏西京,曾睹山公啟事名。暫出云霓同渴望,向來天地一澄清。衣裳再數東方會,舟楫今懸圣主情。聞道鯨鯢殊未僇,可能身將伏波兵。
著書空自舞干年,徙倚云霄望轉懸。歲晚陵陽依白璧,月明燕市泣朱弦。官微短削甘牛后,興盡歸心托雁前。代馬亦知慚伯樂,蕭條苜蓿五陵煙。
麾節東南半,
澄清冠一時。
權輿周翰傳,
頂踵阜陵知。
自謂二宜去,
人稱三不欺。
卷懷終未盡,
流慶稱家兒。
峭壁起層層,凌空倚玉屏。
荒臺馀石鏃,斷塔咽風鈴。
此日生春草,何年落大星。
低徊無限意,惟有亂山青。
兒添爐火女溫茶,坐待三更月影斜。
靜夜耳鳴疑有雨,中年眼翳欲生花。
身鰥到處皆如客,親老無時不戀家。
豪氣元龍銷幾許,將尋野叟問桑麻。
西風殘柝滿城哀,挑盡青鐙百感來。綠柳何堪經雨雪,紫云深悔出蓬萊。此生事業惟酬夢,來世天公莫派才。自愿無知如草木,和煙和雨老黃埃。
桃花林外酒旗飄,曾醉東風聽綠幺。昔日疏狂齊阮籍,幾人勛業似班超。草非指佞心終直,桐即知音尾已焦。萬事不能能飲酒,月明戲舉玉杯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