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嘉峪關感賦四首 其三
敦煌舊塞委荒煙,今日陽關古酒泉。
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雁磧入遙天。
威宣貳負陳尸后,疆拓匈奴斷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敦煌舊塞委荒煙,今日陽關古酒泉。
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雁磧入遙天。
威宣貳負陳尸后,疆拓匈奴斷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敦煌的舊關塞如今被荒煙籠罩,現在的陽關和古時的酒泉已大不相同。這里不像鴻溝劃分漢地那樣有明顯界限,廣闊的沙漠都被納入了遙遠天際。朝廷的威嚴在貳負被制伏后得以宣揚,疆域在斬斷匈奴右臂之前就已開拓。如果不是皇帝英明神武平定西域,什么時候這里才能停止邊防呢?
委:棄置,被籠罩。
鴻溝:古運河名,楚漢相爭時曾劃鴻溝為界。
雁磧:指沙漠,大雁常飛過沙漠。
貳負:古代神話中的神名,這里借指叛逆勢力。
匈奴斷臂:漢武帝時,派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西域各國,以斷匈奴右臂。
這首詩創作于晚清時期,當時左宗棠收復新疆,加強了對西北邊疆的控制。詩人出嘉峪關,有感于邊疆形勢和國家的開拓,寫下此詩,表達對國家統一和邊疆穩定的感慨。
此詩主旨是贊頌朝廷開拓西域、鞏固邊疆的功績。其特點是意境雄渾,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國家邊疆事務的關注和對國家統一的期望。
吾門之達兮,爾可款以入兮。
進之不時兮,吾豈不爾待兮。
何后未至兮,前已過之。
來猶有望兮,去何勝追。
俯吾著而即兮況堂若室兮,又歌曰。
孔明廟前古柏奇,此木氣象猶過之。
干東彷佛煙焰起,鐵龍空駕焚一枝。
真人丹誠何所適,世傳乘鶴沖天飛。
求詩道士心彌堅,試聽一誦工曹詩。
何處難忘酒,亡君復舊游。
黍離經故國,麥秀悼前羞。
遠目何勝盡,行車逆自留。
此時無一盞,何以謝悠悠。
世路難行肯效尤,蒲萄斗酒換涼州。
春風不到仲文樹,野水猶沈夢得舟。
珍重故家青玉案,徜徉鄉社翠云裘。
淮南十里鶯花老,月照關山笛里愁。
春城別去已秋窮,猶喜音書繼遞筒。
身外光陰一飛隼,天南蹤跡兩飄蓬。
夜烏三匝驚明月,胡馬長嘶向北風。
無酒無人更無菊,重陽愁過鹿皮翁。
故人別墅俯青郊,曾許幽人近結茅。
苔壁雨荒留舊跡,竹林云矗見新梢。
樓成白玉山無主,鱗出黃金客有肴。
悵念同游歌楚些,風聲蕭颯鳥咬咬。
昔人亭榭久荒殘,今復高軒峙翠巒。
眺望可周千里景,宴游非止一時歡。
樓臺遠近看如畫,日月高低轉似丸。
最好使君登覽罷,夕陽群騎簇雕鞍。
曉枝開早未多稠,屢齅清香不忍收。
萬木已知春盡到,百花常負后來羞。
東風也合相和暖,臘雪無端欲滯留。
滿眼蕭疏正堪惜,莫將橫笛起人愁。
綠玉交柯蔽郁深,碧蘿寒幄靜沈沈。
最宜初旭晞晴靄,時有珍禽宅翠陰。
終日對為佳客伴,幾年相慰故谿心。
主人已有秋風興,更聽疏蟬抱葉吟。
松竹蕭森水石閑,亭臺高下聳層巒。
環觀疊嶂千重碧,俯瞰澄江萬頃寒。
佳景真宜南國詫,畫圖堪與北人看。
使君賢雅能行樂,肯向東山羨謝安。
得地久蟠踞,參天多晦冥。
月通深夜白,雪壓歲寒青。
獨擁虬腰大,疑聞雨甲腥。
深根勁坤軸,蕭瑟掛疏星。
東南富山水,所病在卑溽。陰晴變朝暮,梅雨大田足。
翰苑宴高堂,金斝浮蟻淥。詩泠四座耳,醉飽五經腹。
亭午登介亭,縈紆俯山麓。行路愁暍死,是月丁初伏。
乘高瞰群峰,剛后浪奔逐。三吳在指掌,百粵入雙目。
漢憂分朱蟠,堯意注黃屋。下輿曾未幾,傳命甚郵速。
霸遂伏下風,元白仰高躅。倡予而和汝,談笑唾珠玉。
所恨繼者貧,囊箱無寸幅。劉侯世良將,文史三冬讀。
坐嘯胡騎卻,行歌燕旦哭。儒將久寂寥,斷弦今日績。
所得最在詩,铦利鋒莫觸。唱酬黃卷上,如響答深谷。
王侯富方丈,熊掌我所欲。獨餒不得飽,中心但誠服。
京城汩沒興如何,歸棹翩翩返薜蘿。
盡室生涯寄京口,滿床圖籍鎖巖阿。
六朝人物東流盡,千古山河北固多。
為借文殊方丈地,中間容個病維摩。
朱方藩牧寄非輕,故輟中朝近侍行。
黼帳暫違簪筆對,錦衣初喜遇家榮。
前臨使宅千山秀,俯視隄封一水橫。
第恐急賢嚴召節,不容選勝遍江城。
幽蘭生深林,不佩亦自臭。天馬茍伏皂,駑足日加驟。
蘭生喻人學,不為仕乃究。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
以今曷為言,念子不可逗。前我初識子,愛其肌骨秀。
又觀所為詩,往往擅髙右。迨熟相與言,低俯如有就。
我樂成美者,遽以古詩叩。上言髙雄張,中雜富貴鬬。
且將起其貪,固欲激其懋。尚謂非重邀,猶恐信不厚。
揮汗謝為書,戴雨去自奏。予始喜此讀,若獲弦逐彀。
如何答我詩,遽此與前謬。我始得則謝,實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為,當決如蝠狖。茍進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見人自荒,未有耕不收。設或堅決為,加以勤自副。
石將為溜穿,曲亦因累揉。大可入圣域,中能踐賢囿。
借使不及然,猶足聞見富。中吾不可止,在我固無疚。
已迷不自復,懼子遂著陋。聽之無予違,斯言將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