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季美萬伯文見訪小園以詩留酌
半幅蒲帆狎野鷗,翩翩猶作少年游。
逢迎到處皆歡伯,剝啄誰能問故侯。
可是子猷須看竹,倘尋安道莫回舟。
十年雞黍盟猶在,肯信交情嘆白頭。
半幅蒲帆狎野鷗,翩翩猶作少年游。
逢迎到處皆歡伯,剝啄誰能問故侯。
可是子猷須看竹,倘尋安道莫回舟。
十年雞黍盟猶在,肯信交情嘆白頭。
半幅蒲草織就的船帆輕搖,與野鷗親昵相伴,你們仍如少年般瀟灑漫游。所到之處皆有熱情相迎的好友,可誰還會來叩門探訪我這舊日故交?你們莫不是像王子猷那樣專為賞竹而來,若似訪戴安道便莫要中途回舟。十年前的雞黍之約至今仍在,怎會相信友情會因白發而消減?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船帆。
狎(xiá):親近,戲耍。
歡伯:酒的代稱,出自《易林》“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剝啄:象聲詞,形容敲門聲。
故侯:舊日的侯爵,此處詩人自指或指退隱的友人。
子猷須看竹:用王子猷愛竹典故(《世說新語》載其暫借空宅即種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安道莫回舟:用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典故(《世說新語》載其乘舟訪戴,至門而返,曰“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雞黍盟:指朋友間的信約,出自《論語》“殺雞為黍而食之”。
此詩約為詩人晚年所作,朱季美、萬伯文二友到訪其小園,詩人以詩留客,借景抒情,追憶舊日信約,感慨友情跨越歲月而長存。
全詩以友人來訪為引,借自然之景與歷史典故,展現深厚情誼。語言輕快中見深情,用典巧妙,突出了友情經時光淬煉更顯珍貴的主旨。
巖居秉貞操,所慕在玄虛。
清夜眠齋宇,終朝觀道書。
形忘氣自沖,性達理不馀。
于道雖未庶,已超名跡拘。
至樂在襟懷,山水非所娛。
寄語狂馳子,營營竟焉如。
我本山中客,山翁不用招。
為憐地主意,遂使白云遙。
花雨遲飄落,松風暫寂寥。
石床馀半席,只待雪初消。
欲晴未晴云日黃,
美人不來心獨傷。
漫倚東風數春事,
桃花梨花飛過墻。
月摹瘦影橫窗淡,雨沐疏花照水明。
醉倒不辭花面笑,詩成親傍竹身題。
碾碎冰光洗九垓,十年誰寄一枝梅。
玉奴手上詩情好,野叟巖中春意回。
花落不驚新夢寐,霜寒正結舊根荄。
可憐楊柳無風韻,卻假天花做出來。
鰣魚七月至長安,推食君王寵賚寬。
愛爾銀鱗兼細骨,擎來黃帕覆冰盤。
仙廚薦及秋粳早,寢廟筵開曉露漙。
既飽不須翻憶鲙,拜恩還共謁金鑾。
深巖抉得水云母,
烈火奪胎存韻古。
習習清風斗室生,
人間至味甘中苦。
隱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連惠亮未遇,雄才屈不伸。
棲遲四野外,陸沈背當時。
循名掩不著,藏器待無期。
羲和策六龍,弭節越崦嵫。
盛年俯仰過,忽若振輕絲。
桃李無言春告歸,落紅如海亂鶯啼。
西村渡口斜陽里,渺渺煙波綠拍堤。
觀里黃蜂晚退衙,
觀前桃著小春花。
更無尋訪麻姑處,
零落風煙似蔡家。
春色隨年至,書窗獨養花。
移根如槁木,得氣茁新芽。
富貴行吾素,風塵惜物華。
敢同姚魏種,黃紫斗豪奢?
玉笥岧峣秀倚空,
清江汀瀅日朝東。
杜蕭安在王陳遠,
極貴長生總屬公。
峻嶺饒朽木,采之行且歌。
歌長白云外,遠與松聲和。
日落望煙歸,山風吹薜蘿。
二月十有五,
瞿曇開死鋪。
摩胸告眾時,
槨示雙趺處。
縮不來,展不去,
七手八腳一時露。
太素原頭,廣寒山后。平沙堤畔雕鞍驟。
宮監傳宣下御墀,奚橋控引來天廄。
玉帶螭盤,緋袍蟒繡。封章日對天顏奏。
君臣相遇古來難,唐虞千載今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