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選樓理琴
選樓修竹峭寒侵。按冰絲、指冷瑤琴。彈到月明時,蟾輝朗徹遙岑。試回首、落雁沉沉。聲停處,別有悠揚逸韻,暗度疏林。只鐘期難覓,山水意何深。
披襟。清風入懷抱,愛涔然、古調愔愔。出土憶號鐘,廿字獨矢丹忱。感滄桑、觸物驚心。念今日、但問移宮換羽,誰是知音。況無弦、真趣三味,費研尋。
選樓修竹峭寒侵。按冰絲、指冷瑤琴。彈到月明時,蟾輝朗徹遙岑。試回首、落雁沉沉。聲停處,別有悠揚逸韻,暗度疏林。只鐘期難覓,山水意何深。
披襟。清風入懷抱,愛涔然、古調愔愔。出土憶號鐘,廿字獨矢丹忱。感滄桑、觸物驚心。念今日、但問移宮換羽,誰是知音。況無弦、真趣三味,費研尋。
選樓外修長的竹子被料峭寒氣侵襲,手按琴弦,手指因瑤琴而發冷。彈到明月當空時,月光清朗地照徹遠處的山崗。試著回頭望去,南歸的大雁已沉沉飛遠。琴聲停歇處,另有悠揚的余韻暗暗飄向稀疏的樹林。只是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難尋,這山水般的深意又有誰能理解? 敞開衣襟,清風灌入懷中,喜愛這清潤而和緩的古調。回憶起出土的號鐘名琴,那二十字銘文獨表赤誠之心。感慨滄桑變化,觸物生情。如今只問這音樂的變化,誰是真正的知音?何況無弦琴的真趣,需要細細探究才能領悟。
冰絲:代指琴弦,因琴弦多為絲制且觸感清涼,故稱。
瑤琴:用美玉裝飾的琴,泛指珍貴的琴。
蟾輝:月光,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指月亮。
鐘期:即鐘子期,春秋時人,與伯牙為知音,后泛指知音。
號鐘:古代名琴,傳說為周代名琴,此處借指古雅的琴器。
移宮換羽:音樂術語,指變換曲調,也喻世事變遷。
無弦真趣:典出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指超越形式的自然情趣。
推測為作者于清冷月夜撫琴時所作。或因感于時世變化(“感滄桑”),又嘆知音難尋(“誰是知音”),借琴音抒懷,表達對傳統雅樂的珍視與內心的孤寂。
全詞以“理琴”為線索,從環境渲染到琴音流轉,再到情感升華,層層遞進。既描繪了撫琴的具體場景,又借琴寄情,突出“知音難覓”的核心主題,語言含蓄深沉,體現古典琴文化的幽遠意蘊。
慈悲與喜舍,歷劫自然深。法要無抱束,緣歸一寸心。
太倉宇宙久陳陳,合與英豪共作新。修造鳳樓須有手,住持烏寺可無人。千官禮絕三司貴,一士心歸萬國春。藉與八風吹六翮,飛騰意度不無神。
徐翁住近萬安山,結茅數椽臨翠灣。良田一望知幾畝,茫茫遠接太湖間。清晨荷鍤戴經去,岸草垂垂未晞露。再耕再讀神忘疲,幾度歸來日將暮。邇年漸覺筋力疏,課子耕耘仍讀書。桑麻繞舍供蠶績,禾黍登場收歲租。羨余辛苦甘農作,仰不愧兮俯不作。堂上親存兄弟安,若個如翁有斯樂。黃雞正肥白酒醇,掃室時復聚比鄰。謳歌鼓腹唐虞世,卻笑桃源避地人。
六月炎威尚著綿,終年多半是寒天。山城不愧官司馬,十日才收稅馬錢。
出戶無言但淚垂,傷心頻動渭陽思。陶村西畔臨溪路,記得提壺送舅時。
細生何愛,倚廬中、寫出半身秋影。石瘦松癯,換年時吟鬢,風柯莫靜。恨佳日、過時思永。薄暮投懷,依依底似,堂前光景。垂髫舊蹤怕省。痛人間路仄,霄宇秋迥。半老孤兒,減雄豪心性。孱軀似病。更惘惘、古愁難整。向曉烏啼,呼娘不見,淚談幃冷。
冬日荒涼淡夕暉,晨光猶喜報熹微。潛虬自護滄江臥,退鹢仍依故國飛。捫古齒牙驚互搰,扶頭腰領恐相違。只雞近局關心處,卻羨僧園菜把肥。
空澗寒探月,高齋客聚星。霜分破窗白,山獻隔簾青。窺水知僧定,占云識地靈。時時驚鶴夢,木葉下危亭。
赤地關中帶幾州,濁涇清渭總如溝。野農不省天時晚,猶禱閒神望有秋。
不識怡園勝,言尋陸士衡。相將踐幽處,一為寄遙情。石堰交松栝,階除長蔓菁。清游需靜會,豪氣漫縱橫。
曲浦戲妖姬,輕盈不自持。擎荷愛圓水,折藕弄長絲。佩動裙風入,妝銷粉汗滋。菱歌惜不唱,須待暝歸時。
云破晴光散遠山,老天今日亦開顏。綠垂岸柳晚風定,紅落林花春事閒。散步偶隨孤鶴去,浩歌寧逐白云還。針砭俗耳揮弦管,靜聽泉聲戛佩環。
市井才如一小虛,更堪回祿掃成墟。從今匕箸知何有,百煎江流瀹野蔬。錐刀利害日相摩,生火由來勢自多。咫尺長江水何限,不能飛灑奈炎何。何暇從容白丈人,火邊綆缶定紛紛。徙薪曲突非無策,自是當時藐不聞。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水冷魚潛,天空鳥過。半夜失卻牛,平明拾得火。乍卷乍舒兮,無可不可。
虛庵今已矣,東望一傷心。情愛三秋月,剛凝百鍊金。猶懸徐孺榻,誰和伯牙琴。欲寫循良傳,翻嫌職掌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