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七六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水冷魚潛,天空鳥過。半夜失卻牛,平明拾得火。乍卷乍舒兮,無可不可。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水冷魚潛,天空鳥過。半夜失卻牛,平明拾得火。乍卷乍舒兮,無可不可。
飛幰輕輿御暖風,款門何事日憧憧。
芳榮滿檻丹青麗,秾秀當軒紫翠重。
石幾拜嘉才徑尺,云天無際挺孤峰。
更煩指似麻壇路,萬壑千巖借一筇。
以文箓傳家,以相業濟時。
貂冠絳裳,予猶及見其豐儀。
簡牘所傳,是以為近世之奇。
一瞬卅年,贊而藏之。
江路三年別,心旌萬里搖。登龍空有夢,蟄蟻困無聊。側聽除書峻,深期廟論調。方看儀玉筍,胡遽理蓀橈。
在昔推華族,于今壯本朝。談遷承緒遠,坡潁更難超。江漢英風迥,堪輿間氣饒。文傳千戶印,和備九成簫。
撼地喧雷鼓,當空插斗杓。靈龜韜遠見,瘦鶴峙孤標。久矣駑陵驥,凄其鵠避雕。與時為準的,立己有科條。
蚤歲趨嚴詔,修名聳百僚。青藜窺夜讀,紈箑障塵飄。洊綰藩侯紱,連驅使者軺。通才期用世,所至藹騰謠。
將略雄諸葛,皇靈格有苗。帝思前席問,命下賜環招。敷奏趨丹陛,疏榮逼紫霄。一朝驚玉立,三館看纓彯。
曉露坳螭潤,春風砌藥嬌。倚才兼夕拜,專對禠天驕。草詔鑾坡夜,橫經鶴禁朝。紫荷班已峻,黃閣路非遙。
感激君恩重,傷嗟世論澆。維時憂旱暵,大地徧炎熇。公道荒荊棘,輿情渴蓼蕭。直前臣語戇,蹙聽帝心怊。
剪爪晨頒綍,濡膏夕灑瓢。孤鳴知鳳瑞,眾疾奈鳩佻。賈勇封囊上,噓回士氣消。防門獰九虎,利吻噪群鸮。
自古譏簧巧,傷人甚骨銷。吾身任江海,公論付芻蕘。姱節寒冰雪,歸情溯汐潮。鷺鷗波浩蕩,龍鶴夢岧峣。
雅量陂難撓,身心柏后凋。不妨閑袖手,冷看疾揚鑣。詠草春波綠,移床夜雨瀟。湖邊鴻并影,夢里鹿藏蕉。
庸俗偏酣豢,清風久寂寥。菉葹紛蔽戶,蕭艾服盈腰。甘作墦間乞,真成陌上挑。迷途爭窘步,俚耳怪聞韶。
主自明如舜,人寧免吠堯。與時雖落落,任運獨囂囂。正論何曾泯,群公莫誤料。邦基期奠鼎,隣火逼回飚。
漫倚泥封谷,徒嫌斗擊刁。護疽雖??逸,廢食可禁枵。嘗膽當忘食,求衣合在宵。若為人杞梓,空使侶漁樵。
蠟潤東山屐,塵漫北闕貂。牙簽搜蠹槁,畫舫看魚跳。回首堯天闊,驚心郢路迢。仆夫悲馬跼,詹尹拂龜燋。
忍使遐心寫,懸知睿想翹。天街催并轡,里社恥題橋。慨念材成就,艱如器琢雕。扶持非有素,運用恐無繇。
康世先營度,猶農待勸劭。可容苗亂莠,莫使榝侵椒。議必和平勃,忠無棄董晁。皇皇賢路辟,汲汲將才驍。
不廢菁莪育,精分玉石燒。人心如眷眷,天理自昭昭。蓄銳勤耕渭,乘機速渡遼。定應人激厲,可使氣嫖姚。
催促元勛紀,歡呼敵首梟。明知霖雨渴,不用鼎烹要。豫卜中興漢,毋徒小惠僑。寒儒鉆蠹簡,雅志自垂髫。
有夢騫鵬浪,無心翫翠苕。憶曾持鐵寸,誤辱采桐焦。步想長楸展,癡成大瓠呺。長懷梧鳳表,屢賦草蟲喓。
官冗盆繅繭,身覊甲附蜩。不辭行役倦,愿奉燕居夭。抱璞求礲琢,荒疇待蔉穮。木瓜如許贈,誓志報瓊瑤。
寶晉大字之刻,嘗同公游。
必嗜好之素同,故忘情乎尋壑之與經丘。
予嘗陋貞觀慰問之不收。
得此帖于鄉,考百年之風流。
識者文曰:此吾宋之邵蘇州也。
三生云水僧,失腳困下吏。每逢道人語,莫逆猶夙嗜。
況茲法龍象,共飲良有味。寶坊寄囂氛,一室淡如水。
蹇馿劣馳騖,入門輒心醉。向來箠楚塵,火急須湔洗。
浄名方丈室,逼塞諸天侍。可恡一毫端,借我容膝地。
后來支許交,清真遺世累。團蒲與茗椀,共談第一義。
士有直躬,夷險靡易。
事君以堯,距诐如墨。
筆力勁挺,德聲昭植。
不倚不流,是謂心畫。
正陽用事月初吉,騎鯨之孫生此日。滴露能將三畫吞,積風少忍六月息。
平生最耐反復看,其文炳彪心地直。骨肉十年長眼青,今年差覺叢談密。
一尊稱處薰風曉,紅藥丫頭香露濕。誰令絕艷殿光景,群葩斂避表獨立。
洗盡人間丹粉妍,傾國傾城須正色。文章瑞世寧論晚,時來造物能借力。
為君折花起長歌,請君滿引無余瀝。丹霄一武不難梯,更看飛階弄吟筆。
寸心炯炯水朝東,云繞通明一朶紅。
螭籀薦祥天眷顧,雞竿銜赦日沖融。
遙知萬國趨堯彩,可使前旒隔舜瞳。
京闕陵園須汛掃,圣心原不慕邊功。
東齋嫡子巽巖孫,醞釀詩書氣味醇。
桃李七州春不盡,松筠一節晚彌新。
恤章峻直寧王寶,治行高推漢吏循。
四尺墳前千字誄,清名不與跡俱陳。
危微精一,傳之在心。二典勛華,光于有臨。大原自天,端倪孰尋。豈無疇咨,培高浚深。
寢明以昌,舉元難壬。烝哉明良,嗣此德音。匪鑒而諷,匪鑒而箴。啟迪在初,有開宸襟。
巖廊南風,袗衣鼓琴。淵躍??云,匣铏發鐔。達其已充,澤彼蒼黔。王度之恢,如玉如金。
進而虞淵,賓旸發霠。坱圠機衡,開闔陽陰。九韶其諧,萬奏皆瘖。退而卷懷,藝圃書林。
出入歐顏,而加??斟。湛湛秋江,岧岧春岑。如彼德人,危冠整簪。不伐不矜,森嚴深沉。
我考問學,惟心靡諶。端平自我,何用弗欽。重抵九鼎,價逾萬琛。惟帖可觀,為世砭針。
尚信我言,匪今斯今。
驅車木皮口,地接嘉陵市。山川鬰盤紆,草木慘憔悴。
昔在歲辛卯,大將何憨子。行營與賊遇,力戰遂死此。
道逢田舍翁,款曲問所以。耳目親見聞,樸忠今無比。
沉鷙老不衰,甘苦同戰士。以此得士心,急難不相棄。
閫制力主和,豈虞敵情詭。幣篚方交馳,羽書俄狎至。
初冬二十五,坌入我內地。或渡河而馳,或截路以伺。
俄然斡腹來,陡若自天墜。諸軍抽摘余,精銳能有幾。
千兵僅烏合,轉鬭殊未已。可忍負將軍,同生亦同死。
落日塵土昏,鼓寒聲不起。至今堆阜間,白骨猶紛委。
語罷聲凄哽,相顧潛灑淚。念昔佐戎軒,世屯未云弭。
主公極仁明,慘惻念此事。露章求恤典,爵子嚴廟祀。
意將勸忠臣,為國當盡瘁。儒守陳西和,武將田與李。
后先被褒錄,名姓編國史。敵知吾有人,心寧不畏忌。
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帥。委托或非人,險阻那可恃。
嗚呼數君子,一死甘若薺。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
事大繆不然,舍生而取義。乃知丈人吉,易自有深旨。
往轍忍復云,方來那得諱。長謠激凄風,嗚咽嘉陵水。
秦禍滔天,鯨洶九淵。淪胥以顛,而我謂不然。
如公之賢,泰山巋然。奔流百川,何傷乎一卷。
野史所編,人心之傳。匪石則遷,誰為之燎原。
兩家之先,義比仲連。覽此卷焉,不知其涕漣。
云蓋山前往返頻,過門不入愧山靈。
晚煙莽蒼亂流去,夜雨淋浪欹枕聽。
遍索寺碑尋往話,但余轍跡護禪扃。
老權有句堪呈佛,誰為援毫刻翠屏。
山氣之微明,湖光之清浚。
軒中之人秀而隠,予固未之論。
獨是一篇之題,自是于古無所與遜。
知益知損,予意猶有儷乎孔門為國之哂也。
天宇修眉分外妍,雷垣波靜穩行船。
向來蛟鱷驕無奈,今日鳧鹥戲滿前。
爽氣逼人漙瑞露,醉題眩眼爛非煙。
薄才羞與云龍啜,脫骨端須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