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葉宰餞春凈眾寺
千尺飛虹跨碧溪,綠陰沉水暗連堤。
馬蹄一踏沙頭滑,云腳半垂山頂齊。
招隱疏鐘曾破夢,洗春微雨不成泥。
晚來放目郊園外,萬點翻鴉散麥畦。
千尺飛虹跨碧溪,綠陰沉水暗連堤。
馬蹄一踏沙頭滑,云腳半垂山頂齊。
招隱疏鐘曾破夢,洗春微雨不成泥。
晚來放目郊園外,萬點翻鴉散麥畦。
千尺長的虹橋橫跨碧綠溪流,綠樹濃蔭倒映水中與堤岸暗相連。馬蹄輕踏沙灘感覺濕滑,低垂的云腳與山頂平齊相連。招隱寺稀疏的鐘聲曾打破夢境,洗春的細雨未讓地面泥濘。傍晚放眼郊園之外,千萬只烏鴉翻飛散落在麥田之間。
飛虹:此處指橋,因橋身彎曲如彩虹,故喻之。
綠陰:綠樹濃蔭,陰同'蔭'。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因云氣下垂如足,故稱。
招隱:或指招隱寺,或取'招隱'之意(邀請隱者),此處指寺中鐘聲。
疏鐘:稀疏的鐘聲。
洗春:細雨如洗,點綴春日。
翻鴉:上下翻飛的烏鴉。
麥畦(qí):整齊劃分的麥田。
此詩為作者與葉姓縣令(葉宰)于凈眾寺共餞春日時所作。暮春時節,眾人聚會送春,作者以詩筆記錄眼前所見之景,既描繪凈眾寺周邊的自然風貌,也暗含對春日將盡的微妙感慨。具體創作時間待考,當為作者游歷或任職期間與地方官員交游之作。
全詩以'餞春'為背景,通過八句工整的寫景,展現暮春郊野的鮮活生機。詩中意象豐富,手法精巧,語言明快,既體現了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也流露出文人雅集時的閑適意趣,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寫景紀游小詩。
少游五十策,
其言明且清。
筆墨深關鍵,
開闔見日星。
陳友評斯文,
如鐘磬鼓笙。
誰能續鳳鳴,
洗耳聽兩甥。
丹楹刻桷上崢嶸,
表里江山路眼平。
曉日成霞張錦綺,
青林多露綴珠纓。
人如旋磨觀群蟻,
田似圍棋據一枰。
對案昏昏迷簿領,
暫來登覽見高明。
往日三語掾,解道將無同。
我觀李校書,超邁有古風。
談道屢入微,閉門長蒿蓬。
誰能賞遠韻,太守似安豐。
君聞蘇公詩,疾讀思過半。譬如聞韶耳,三月忘味嘆。我詩豈其朋,組麗等俳玩。不聞南風弦,同調廣陵散。
鶴鳴九天上,肯作家雞伴。晁子但愛我,品藻私月旦。官閑樂相從,梨栗供杯案。門靜鳥雀嬉,花深蜂蝶亂。
忽蒙加禮貌,齋戒事搢盥。問大心更小,意督詞反緩。君材于用多,舞選弓矢貫。聰明回自照,勝己果非懦。
我如相繪事,素質施朽炭。古來得道人,非獨大庭館。晁子已不疑,冬寒春自暖。系表知藥言,擇友得荀粲。
廖侯勸我酒,
此亦雅所愛。
中年剛制之,
常懼作災怪。
連臺盤拗倒,
故人不相貸。
誰能知許事,
痛飲且一快。
遙知得謝分西洛,
無復肯彈冠上塵。
園地除瓜猶入市,
水田收秫未全貧。
杜陵白發垂垂老,
張翰黃花句句新。
還與老農爭坐席,
青林同社賽田神。
陽山老藤截玉肪,烏田翠竹避寒光。
羅侯包贈室生白,明于機上之流黃。
愧無征南蠆尾手,為寫黃門急就章。
羅侯相見無雜語,苦問溈山有無句。
春草肥牛脫鼻繩,菰蒲野鴨還飛去。
故將藤面乞伽陀,愿草驚蛇起風雨。
長詩脫紙落秋河,要知溪工下手處。
卻將冰幅展似君,震旦花開第一祖。
外物攻伐人,鐘鼓作聲氣。
待渠弓箭盡,我自味無味。
宴安衽席間,蛟鱷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堅冰至。
物產原希世,風流更折沖。
決疑京兆尹,富國大司農。
遠業終三事,仁聲達九宗。
方祈酌周斗,何意輟秦舂。
艱難聞道有歸音,
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調玉燭,
使星萬里朝天心。
頗令山海藏國用,
乃見縣官恤民深。
經心隴蜀封疆守,
必有人材備訪尋。
張公少為令,
愍俗有遺書。
左販洞庭橘,
右擔彭蠡魚。
歌奔中夜女,
歸抱十年雛。
近歲多儒學,
仁風似有初。
白雪非眾聽,
夜光忌暗投。
古來不識察,
浪自生百憂。
三月楚國淚,
千年郢中樓。
無因杭一葦,
濁水拍天流。
當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
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
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
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隠南山霧。
桃李一春期,
松栢千歲永。
經玄事寂寞,
發白官閑冷。
草綠艾如張,
波清蜮司影。
東里與無趾,
渠有幸不幸。
眼前嘗廢忘,事往更追尋。
愛酒陶元亮,著書王仲任。
寒蒲雖有節,枯木已無心。
客至還須飲,逢歡起自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