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
越艷荊姝慣采蓮,蘭橈畫楫滿長川。
秋來江上澄如練,纖手周游不暫息,紅英爛熳殊未極。
夕鳥棲林人欲稀
越艷荊姝慣采蓮,蘭橈畫楫滿長川。
秋來江上澄如練,纖手周游不暫息,紅英爛熳殊未極。
夕鳥棲林人欲稀
吳越和荊楚的美女們習慣了采蓮,裝飾精美的船槳布滿了長長的河流。秋天到來,江上的水澄澈得像白色的綢緞。她們纖細的手不停地在蓮蓬間穿梭,紅色的荷花盛開得極為爛漫。傍晚鳥兒歸林,江邊采蓮的人漸漸稀少。
越艷荊姝:指吳越和荊楚的美女。越、荊,分別是春秋時的諸侯國名,這里代指其地域;艷、姝,都指美女。
蘭橈畫楫:裝飾精美的船槳。蘭、畫,都是形容船槳的精美;橈、楫,都指船槳。
澄如練:形容江水清澈得像白色的綢緞。練,白色的熟絹。
紅英:紅色的花,這里指荷花。
殊未極:還沒有到盡頭,指荷花盛開得正盛。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的江南水鄉。當時江南采蓮是常見的生活場景,詩人或許是在江邊看到采蓮女的勞作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江上采蓮的熱鬧場景,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生活風情。其以生動的描寫和歡快的節奏,在采蓮題材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載酒來朋遠,尋芳出郭遙。遇花雙蓋住,系柳一驄驕。
野席留香迥,晴尊助艷嬌。誰言闌百寶,吾有玉鸞簫。
學舞花將起,矜歌鳥自來。日筵隨蔭徙,風袂入香開。
李白昭陽調,姚黃洛下杯。古今君莫問,且促醉軺回。
歷歷分明,堂堂顯露。
師子翻身,象王回顧。
若能這里會觀瞻,瞥轉玄關無別事。
明月高懸未照前,雪眉人憑玉欄干。夜深雨過風雷息,客散云樓酒碗乾。
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驚蛇入草,飛鳥出林。雨過山堂秋夜靜,市聲終不到孤岑。
初日明遠岸,綠蕪滿平川。
天宇呈春姿,物物懷芳妍。
長堤行車馬,高樓馀管弦。
由來大國楚,風景故依然。
一江晴色滿蒹葭,水寺尋僧系客槎。
謾說新恩榮五馬,且從老衲問三車。
戈船斫岸潮初上,海客收帆日正斜。
暫向空門分半榻,香爐茗椀足生涯。
門外青青柳,春風君未知。
及茲惆悵日,憶得別離時。
月淺才窺戶,花飛不戀枝。
天涯如對酒,夫子亦相思。
誰謂山城僻,
倫魁此破荒。
北雁初來,西風乍起,又是秋滿人間。客鄉霜重,衾薄五更寒。回首江南舊景,一萬里險阻關山。憑欄久,鄉心逐水,飛度皖江邊。
萬家歌勝利,烽煙斷處,人慶團圞。念髫齡弱妹,白發慈顏。縱有巴山蜀水,終不若早買歸船。離情苦,燈前夢里,別意總綿綿。
筵前檀板試新聲。嬌喉囀處聽春鶯。
短發齊肩,似束腰肢小,更喜雙眸片月清。
楊花本是無情物,等閑化作浮萍。
當年費盡黃金。辛苦緣歌舞,教初成。
雨散云飛一夢醒。
軒然一點飛破空,素壁黯澹吹鷹風。無端五國城外景,移向艮岳神霄宮。
太清樓印鈐芝紅,禿筆喜作凌霄容。尤工點漆古無比,寒焰炯炯生雙瞳。
當年禽荒游畋樂,?漱書成繼肉攫。房山白與海東青,立韝前寫奇格。
縞素漠漠長天開,金眸玉爪非凡材。悲臺蕭颯霜翮下,秋昊肅殺寒姿來。
嗚呼!道君畫此意胡取,圖像凌煙深寄汝。鼙鼓應思將帥臣,丹青且付云霄羽。
火龍騎日雪滿天,此際鷹乎奈何許。吾聞道君畫鴝鵒,跦跦似兆青衣辱。
何如貌作南飛鴻,冰天雪窖書能通。鷹乎汝亦愁胡仄,粉墨崢嶸且秋色,落日青城淚沾臆。
封就鸞書少雁傳,
托題紈扇送君邊。
如何枉負聰明煞,
自把機關錯眼前。
紅樓一角沈沈,那廂燈火秋娘院。露寒花重,愁多指澀,酒醒人遠。
驀聽離鸞,旋來泣鳳,累人猜遍。有相思兩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紋斷。
兩下衷情低按。者沈吟、償他凄怨。分明不是,山重水疊,幾痕紗幔。
六曲春星,二分明月,可憐齊轉。把芳心整起,兜衾傍枕,倘能尋見。
亭亭萬松林,別構僅容膝。
席陰無冬春,簾翠自朝夕。
主人愛松風,靜聽意自適。
清吟到夜分,明月在巾舄。
是非曠不聞,煙霞已成癖。
我有小山謠,期君謝閒逸。
黃鶴游青冥,汗漫不可即。
治定功成第四朝,
八音純繹度英韶。
儀凰舞獸今千載,
還見安安似帝堯。
港口晴朗點翠螺,船頭風力動纖蘿。
今年節氣迎春早,半夜潮聲到客多。
照海白云低近水,開帆細雨不揚波。
天邊鹢首如飛鳥,指點艅艎頃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