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樓話月 其一
三生石碎四禪空,
情夢重溫雪上鴻。
貪傍一株紅豆樹,
不知清露濕懷中。
三生石碎四禪空,
情夢重溫雪上鴻。
貪傍一株紅豆樹,
不知清露濕懷中。
三生石破碎,四種禪法皆成空幻,重溫情夢就像雪地上飛鴻的痕跡。貪戀地依傍著一株紅豆樹,卻沒察覺到清涼的露水已浸濕了懷中。
三生石:傳說中記載前世、今生、來世姻緣的石頭,象征著因緣輪回。
四禪:佛教術語,指四種不同層次的禪定境界。
雪上鴻:出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紅豆樹:紅豆常象征愛情,這里的紅豆樹代表著愛情相關的事物。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經歷情感波折后,可能在某個夜晚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往的愛情,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愛情與往事,以空靈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情感的復雜感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文字駕馭能力。
索莫對孤燈,陰云積幾層。
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見,文叨大匠稱。
悲秋秦塞草,懷古漢家陵。
城靜高崖樹,漏多幽沼冰。
過聲沙島鷺,絕行石庵僧。
豈謂舊廬在,誰言歸未曾。
半夜長安雨,燈前越客吟。
孤舟行一月,萬水與千岑。
島嶼夏云起,汀洲芳草深。
何當折松葉,拂石剡溪陰。
幽深足暮蟬,驚覺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
壇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鶴過君須看,上頭應有仙。
野步隨吾意,那知是與非。
稔年時雨足,閏月暮蟬稀。
獨樹依岡老,遙峰出草微。
園林自有主,宿鳥且同歸。
池滿風吹竹,時時得爽神。
聲齊雛鳥語,畫卷老僧真。
月出行幾步,花開到四鄰。
江湖心自切,未可掛頭巾。
又憶西巖寺,秦原草白時。
山尋樵徑上,人到雪房遲。
暮磬潭泉凍,荒林野燒移。
聞師新譯偈,說擬對旌麾。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時。
衡陽過有伴,夢澤出應遲。
石磬疏寒韻,銅瓶結夜澌。
殷勤訝此別,且未定歸期。
星彩練中見,澄江豈有泥。
潮生垂釣罷,楚盡去檣西。
磧鳥辭沙至,山鼯隔水啼。
會稽半侵海,濤白禹祠溪。
桐竹繞庭匝,雨多風更吹。
還如舊山夜,臥聽瀑泉時。
磧雁來期近,秋鐘到夢遲。
溝西吟苦客,中夕話兼思。
歸騎雙旌遠,歡生此別中。
蕭關分磧路,嘶馬背寒鴻。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東。
賀蘭山頂草,時動卷帆風。
階前多是竹,閑地擬栽松。
朱點草書疏,雪平麻履蹤。
御溝寒夜雨,宮寺靜時鐘。
此時無他事,來尋不厭重。
受請終南住,俱妨去石橋。
林中秋信絕,峰頂夜禪遙。
寒草煙藏虎,高松月照雕。
霜天期到寺,寺置即前朝。
浩渺浸云根,煙嵐沒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知君歸有處,山水亦難齊。
猶去瀟湘遠,不聞猿狖啼。
穴通茆嶺下,潮滿石頭西。
獨立生遙思,秋原日漸低。
青楓何不種,林在洞庭村。
應為三湘遠,難移萬雷根。
斗牛初過伏,菡萏欲香門。
舊即湖山隱,新廬葺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