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挽歌五首 其一
百年苦役役,一死已休休。
惟我方自適,妻子空悲愁。
滿樽奠美酒,滿盤薦珍羞。
我終不可起,汝情謾悠悠。
送我入蒿里,寂寞無春秋。
百年苦役役,一死已休休。
惟我方自適,妻子空悲愁。
滿樽奠美酒,滿盤薦珍羞。
我終不可起,汝情謾悠悠。
送我入蒿里,寂寞無春秋。
人一輩子都在勞苦奔波,死去了就一切都結束了。只有我自己感到自在,妻子兒女白白地悲傷憂愁。他們倒滿酒杯獻上美酒,擺滿盤子供奉珍饈佳肴。但我終究不能再起來,你們的情意也只是徒然悠長。送我進入埋葬之地,那里寂寞得沒有春秋變化。
役役:勞苦不息的樣子。
休休:休止、罷休,這里指死亡后一切結束。
自適:自我舒適、自在。
謾悠悠:徒然悠長。
蒿里:本指野草生長之地,后指墓地。
由于不清楚具體作者,難以明確精確創作背景。一般來說,這類擬挽歌詩多是詩人對生死的思考和感悟,可能是在經歷人生起伏、目睹他人離世等情況下創作,借此表達對生命有限的認知和對死亡的坦然。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生死的豁達觀念。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反映了古人對生死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航海越漠來,
幾度藥不殺。
壞我震旦人,
至今廝淈?
石田茅屋正當溪,綠葉陰森萬木齊。一徑飛泉懸峭壁,夕陽時節過山西。
駕石為橋竹作笆,縈紆流水護人家。輕風幾陣清香送,開遍田間晚稻花。
寶閣翚飛燦碧霄,
中藏奎畫嘆先朝。
要令冠帶升堂者,
日日羹墻遂見堯。
為政委蛇不計功,卻圖幽致石巖中。
半生心事期秋水,千尺絲綸飏晚風。
折獄名馳雙闕北,伐棠人誦大瀛東。
行看煩補山龍袞,未必鱸魚屬釣翁。
萬樹芳陰日往還,
長隨玄鹿入松關。
春深何處尋行跡,
洞口云開便出山。
摩挲向前進,懼負好時光。抱殘守缺何濟,此日不尋常。
曾是為虛前席,頓感心頭火熾,照我有星芒。草木轉堅瘦,鷹隼劇飛揚。
凍全解,花待放,浴春陽。壅培須更著力,風露浩瀼瀼。
看得芳根兼倚,不遣微云相滓,枝葉顯輝煌。吾土日當廣,盈耳喜洋洋。
城中春較遲,湖上草先綠。
素友相招邀,凈地聯芳躅。
歲月苦奔馳,昏嫁憐拘束。
觴詠愜幽情,風物寓遐矚。
縱論雜古今,遺形失榮辱。
月出掛城頭,照我松間屋。
疏雨滴花琴,微風動林燭。
煙際下漁舟,家在青溪曲。
露葉風枝驛騎傳,
華清天上一嫣然。
當時若識陳家紫,
何處蠻村更有園。
東山古名勝,飛策上云關。
碧蘚揉紅雨,青蘿擁翠環。
峰陰春木潤,日落晚山殷。
屐齒曾游處,風流許共攀。
崔嵬東山與天齊,
紅顏迤邐隔云梯。
相思縈系解語花,
心似奔馬雪蹄疾。
飽飯茶甌罷,閑觀萬物情。
狗加獅立號,貓冒虎為名。
故沼慈姑王,新畦腐婢榮。
蟬從何許變,忽送出林聲。
樹隱湖光望轉明。巖深晚桂尚飄馨。十年秋鬢輸山綠,依舊看山夢里行。
煙澹宕,月空冥。下崦蒙雨上崦晴。眠去無地青芝老,虛被樵漁識姓名。
栴檀風里散云英,薄命黃花悟此生。
愿作鴛鴦難比翼,怕聞鸚鵡尚呼名。
玉簫舊譜盟猶在,錦瑟華年續未成。
借取斷腸詩一句,紅兒小照雪兒情。
故人有約欽遲久,竹榭茅亭自掃除。
寧載鴟夷訪楊子,羞蒙狗監薦相如。
極思座上揮長麈,莫賺□□□□車。
□□□□□□□,□□□□更垂魚。
象服承恩日,金箋告第初。御前頒詔旨,天上寫除書。流水三春逝,黃粱一夢虛。七弦雖自足,亡已復何如。
卜葬開新兆,從姑返舊塋。二卿銜恤意,八座悼亡情。蘋藻全拋卻,松楸已種成。魚軒相逐去,非復是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