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閣
寶閣翚飛燦碧霄,
中藏奎畫嘆先朝。
要令冠帶升堂者,
日日羹墻遂見堯。
寶閣翚飛燦碧霄,
中藏奎畫嘆先朝。
要令冠帶升堂者,
日日羹墻遂見堯。
華麗的御書閣像飛鳥展翅般燦爛地矗立在云霄,閣中收藏著前朝皇帝的御筆令人感嘆。要讓那些士大夫們進入這樓閣,天天能如見先帝容顏般瞻仰御筆。
翚飛:形容宮室壯麗,像鳥飛的樣子。
奎畫:指皇帝的御筆、書畫。
冠帶:本指帽子與腰帶,這里借指士大夫。
羹墻:傳說舜去世后,堯的臣子們對他十分思念,在飲食時仿佛見到舜在羹中的影子,在墻壁上也仿佛見到舜的形象。后用“羹墻”表示對先賢的追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御書閣通常是收藏皇帝御筆等珍貴物品的地方,詩人可能在參觀御書閣時,面對閣中收藏的先朝皇帝御筆,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先朝的追思和敬意。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先朝皇帝的尊崇和希望后人銘記先朝。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借助意象和典故營造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對皇家文化的重視。
坐儂孔雀樓,遙聞鳳凰鼓。下我鄒頭山,仿佛見梁魯。
威鳳方翔漢,寒鴉已宿林。平生惟好士,無日不揮金。駟牡頻催駕,琵琶遽絕音。山名升白日,回首一沾襟。
二麥俱秋日,倉儲各滿家。市人來買面,稚子懶烹茶。苔砌初藏蚓,秧畦催吠蛙。何當逢暇日,重與話桑麻。
云花徉儻迥難群,二百叢中第一人。氣壓昆侖無剩璧,才流江海有馀垠。昂藏踏踐紅龍爪,號叫沖開白兔鱗。早賜彤庭綸握事,何辭匍匐獻丹宸。
清幽蔡氏業,瀟灑野人莊。樹郁斜暉色,風浮細草香。高原宜黍稷,古渡下牛羊。日暮閑凝睇,微波接渺茫。
城東園居隱者家,五畝十疃連桑麻。老人自浴丹井藥,稚子重種青門瓜。花邊酌酒驚雨過,湖上吟詩愁日斜。昔賢高蹈可同調,莫遣風塵侵鬢華。
粵山楚水任孤筇,試問津梁隔幾重?湘浦蘭香朝浣缽,洞庭風急夜降龍。觀空自豁人天眼,出世渾忘去住蹤。贈別曹溪泉一勺,知君心已悟南宗。
記高岡、兩鳳攬朝暉,翩翻萬里來。向槐廳深處,松廳緊里,卻立徘徊。一舸風帆煙浪,擬豎錦江桅。聊為玄暉老,共拂塵埃。我亦歸來巖壑,正不妨散誕,笑口頻開。算人間成敗,何用苦驚猜。便江南、求田問舍,把歲寒、三友一圈栽。今宵酒,只消鯨吸,不要論杯。
卻月橫煙十樣眉,唐時尚闊有誰知。從郎索取生花筆,小按圖經勝畫師。
長書一卷墨新題,志在斯民壽域躋。歷歷愛君憂國語,施行須自起鋤犁。
讀書猶記少年狂,萬卷縱橫曬腹囊。奔走半生頭欲白,今年始得校書郎。百家小邑萬重山,慚愧斯民愛長官。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病后濁醪都少味,老來歡意苦無多。臨行寂寞空相對,不作新詩奈客何。
寒塘九月風蕭索,蓮花落盡蘆花白。弟兄相聚最多情,同向塘中戀秋色。長空千里云霧收,安巢各有稻梁謀。飛鳴宿食且適意,切莫離群過別洲。
恬碧嬌紅鬧遠香。深更襟袂水風涼。桐陰竹影欲秋光。罷聽蟬吟要月露,未妨鷗睡夢池塘。欲成詩句自商量。
項羽英雄力拔山,筑臺戲馬樂忘還。鴻門設宴徒生計,大地溝分好事閑。九里山前連日戰,烏江渡口片時間。虞姬父老空回首,積雪江東淚乍潸。
白石明春泉,蒼林暗春霧。馬蹄從東來,失卻山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