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六首 其十七
法王嚴父是真依,
二臂三頭轉背伊。
要會祖師端的旨,
不勞瞬目又揚眉。
法王嚴父是真依,
二臂三頭轉背伊。
要會祖師端的旨,
不勞瞬目又揚眉。
佛法之王、威嚴的父親才是真正可依靠的對象,那些二臂三頭的形象都是背離它的。要領會祖師真正的旨意,不用眨眼揚眉等多余動作。
法王:對佛的尊稱,這里指佛法的權威者。
嚴父:有威嚴的父親,也可理解為象征著具有權威、值得依靠的存在。
二臂三頭:可能指一些神怪形象或象征著一些虛妄、偏離正道的事物。
轉背伊:背離它。
端的旨:真正的旨意。
此詩為宋代禪宗相關的偈頌詩。宋代禪宗發(fā)展興盛,禪師們常以偈頌來表達對佛法的理解和感悟,啟發(fā)弟子。這首詩可能是禪師為了教導弟子們要摒棄虛妄,直探佛法核心而創(chuàng)作。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追求佛法要抓住核心,摒棄虛妄。其特點是語言直白,觀點明確。在禪宗文學史上,這類偈頌詩豐富了禪宗的表達形式,有助于佛法的傳播和理解。
瑞氣遶宮樓,皇居上苑游。
遠岡連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兼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日照雙旌射火山,笑迎賓從卻南還。
風云暗發(fā)談諧外,感會潛生氣概間。
蘄竹水翻臺榭濕,刺桐花落管弦閑。
無因得靸真珠履,親從新侯定八蠻。
仙老閑眠碧草堂,帝書征入白云鄉(xiāng)。
龜臺欲署長生籍,鸞殿還論不死方。
紅露想傾延命酒,素煙思??降真香。
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詞贈武皇。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橫。
宣傳無草動,拜舞有衣聲。
鴛瓦霜消濕,蟲絲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遙見似前程。
白日無定影,清江無定波。
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
堂上陳美酒,堂下列笙歌。
與君入醉鄉(xiāng),醉鄉(xiāng)樂天和。
歲歲松栢茂,日日丘陵多。
君看終南山,萬古青峨峨。
白石溪邊自結廬,風泉滿院稱幽居。
鳥啼深樹??靈藥,花落閑窗看道書。
煙嵐晚過鹿裘濕,水月夜明山舍虛。
支頤冷笑緣名出,終日王門強曳裾。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
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
銀箭水殘河勢斷,玉爐煙盡日華生。
千官整肅三天夜,劒佩初聞入太清。
灞上送行客,聽唱行客歌。
適來橋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間榮樂少,四海別離多。
但恐別離淚,自成苦水河。
勸爾一杯酒,所贈無余多。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弦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遺斷愁吟。
海日西飛度禁林,太清宮殿月沉沉。
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入舜琴。
歌壓鈞天閑夢盡,詔歸秋水道情深。
雪風更起古杉葉,時送步虛清磬音。
寂寥深木閉煙霞,洞里相知有幾家。
笑看潭魚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
穿廚歷歷泉聲細,繞屋悠悠樹影斜。
夜靜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養(yǎng)丹砂。
日日聽歌謠,區(qū)中盡祝堯。
蟲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銷。
史筆唯書瑞,天臺絕見妖。
因令匹夫志,轉欲事清朝。
太一天壇降紫君,屬車龍鶴夜成群。
春浮玉藻寒初落,露拂金莖曙欲分。
三代樂回風入律,四溟歌駐水成文。
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云。
自種雙松費幾錢,頓令院落似秋天。
能藏此地新晴雨,卻惹空山舊燒煙。
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成閑夢,使汝悠悠十八年。
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
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
窮荒回日月,積水載寰區(qū)。
故國多年別,桑田復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