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彭澤
我行過彭澤,吊古心悠然。
寥寥千載上,相繼惟二賢。
陶公昔宰邑,八旬賦歸田。
易姓不復仕,甲子以紀年。
狄公在當時,忤旨來左遷。
一朝復唐祚,忠義白日懸。
二賢去不遠,光價照簡編。
豈無繼承者,胡乃寂不傳。
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難全。
題詩懷往躅,事業當勉旃。
我行過彭澤,吊古心悠然。
寥寥千載上,相繼惟二賢。
陶公昔宰邑,八旬賦歸田。
易姓不復仕,甲子以紀年。
狄公在當時,忤旨來左遷。
一朝復唐祚,忠義白日懸。
二賢去不遠,光價照簡編。
豈無繼承者,胡乃寂不傳。
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難全。
題詩懷往躅,事業當勉旃。
我路過彭澤縣,憑吊古跡,思緒悠然。在遙遠的千年前,這里相繼出現兩位賢才。陶公曾經在此做縣令,八十多天就辭官歸田。此后更改姓氏不再出仕,用甲子來紀年。狄公在當時,因違背旨意被貶官。但他最終恢復了唐朝帝業,忠義之名如白日高懸。兩位賢才雖已遠去,但他們的光輝映照史冊。難道沒有繼承他們的人嗎?為何卻寂寂無名不被傳頌。唉,世上的人啊,才能和品行真難兩全。我題下此詩緬懷他們的足跡,應當努力成就事業。
彭澤:今江西彭澤縣。
二賢:指陶淵明和狄仁杰。
陶公:即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后棄官歸隱。
易姓不復仕,甲子以紀年:陶淵明不奉劉宋正朔,以甲子紀年。
狄公:狄仁杰,曾被貶為彭澤令,后恢復唐朝江山。
左遷:貶官。
唐祚:唐朝的皇位、國統。
光價:光輝和聲望。
簡編:書籍,這里指史冊。
往躅:前人的足跡,指兩位賢才的事跡。
勉旃(zhān):努力。
詩人路過彭澤縣,此地是陶淵明和狄仁杰曾任職之處。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狄仁杰曾被貶彭澤,后匡復唐室。詩人有感于二人的賢能忠義,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陶淵明和狄仁杰兩位賢才,贊頌他們的品行和功績。其特點是借古喻今,以質樸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賢才的推崇和對世人的勸勉。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
鑿混沌樸,決昆侖源。
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
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智極而藏,靜極而光。
蕉雷之展,葵日之芳。
占寶器而蠻眼碧,理華須而蜂股黃。
中規中矩兮乍圓乍方。
妙存象先,圓成自然。
佛燈燄續,祖華芳聯。
野況煙霞老,秋痕天水連。
生無生性,住無住緣。
隨分雪分齋一缽,不嫌云寄屋三椽。
廓虛深浄里頭看,一點至靈珠走盤。
默默通身明有眼,塵塵分應妙無瘢。
江湖浩浩月隨溜,華木欣欣春入端。
變化鯤鵬是時節,便乘羊角作風摶。
古澗寒泉可枕流,從渠庚伏在炎州。
杖藜端欲事幽討,杯酒未容相勸酬。
坐上縱無居士客,山間聊為老禪留。
臨滄亭外忘歸路,他日逢君望舊游。
默默而知,靈靈者誰。
無像而獨存鼻孔,有句處不掛唇皮。
夜冷星河闊,霜清斗柄垂。
從緣應世也,恰恰相隨。
籜龍出叢林,脫錦露新綠。
昂藏引頭角,密密均節目。
娟然塵外姿,云霧膩寒玉。
翠滿東窗陰,心眼掃惡俗。
虛靜頗道情,清癯見風骨。
惠我不老春,為誰無弦曲。
葛陂蟄時事,第恐雷雨促。
不能留高閑,雙碧淡相矚。
往在識公日,我與兒曹俱。八齡初問字,雙鉤略摹朱。
知為太學生,夙仰君子儒。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追數半鬼錄,宰上空美楰。所存復陸沉,隙中驚過駒。
長者類太丘,祖風如魏謩。兵火已無屋,蓬蒿仍不鋤。
善藏武城刀,息駕王喬鳧。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軀。
常揮鐵如意,欲碎玉唾壺。書生無浪語,天驕今既誅。
下如鴟夷子,扁舟歸五湖。安用金谷園,墜樓煩綠珠。
相國起刀筆,將軍拔屠沽。但封寢丘地,莫料秦王須。
隱居九畹蘭,活計千木奴。客至徑設醴,詩來或操觚。
游戲百家衣,劇談五雜俎。涉世雖歷落,安命良支梧。
白發星星,骨癯氣清。
雪浸山嵂屼,秋在水渟泓。
流琥珀兮澗松老,射珊瑚而波月明。
影落大千去也,何妨觸處崢嶸。
玉龍退殘鱗,編庵事枯兀。
禪棲錦鳳巢,道履霜蟾窟。
飲茲明月津,濯彼微塵骨。
五葉少林春,家風未湮沒。
嘆息宜春守,抽簪未亂歸。
不應徒告老,要是久知幾。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療饑。
杜門何悔吝,牖下斂朝衣。
寒肩自高,饑眼較大。
烏藤瘦握拳,曲木默據座。
無言而獨靈,有唱而誰和。
秋摩水色兮清絕瘢痕,春入華枝兮妙亡程課。
秋水為神吉夢隨,上公冠佩儼朝儀。
風云感遇千齡會,日月依光四海知。
筆陣詞鋒明藻色,龍韜豹略系安危。
頑金從此歸爐錘,歲歲門闌獻壽詩。
廓虛田地絕蓁荊,望斷玉壺冰鑒平。
素色依稀云擁耒,練光片段月分耕。
意為衲子延筇履,力丐檀那助飯羹。
將見金牛笑相喚,叢林氣像不多爭。
祖道已傳,黃梅妙齡。
幻泡忽滅,白浄無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鳴風鈴。
老松掛月寒方夜,凍鶴巢云夢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