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二○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
鑿混沌樸,決昆侖源。
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
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
鑿混沌樸,決昆侖源。
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
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并非沉默卻似沉默,未曾言說卻似言說。如同鑿開混沌的質樸,好似決開昆侖的源頭。能總持萬象的語句,是諸塵的三昧法門。一切法與心都成就佛事,花花草草都承受著春天的恩澤。
默:沉默。
混沌樸:混沌的質樸狀態,這里指事物原初、本真的樣子。
昆侖源:昆侖是傳說中黃河的源頭,這里有源頭、根源之意。
總持:全面把握、統攝。
三昧門:佛教用語,指進入正定的法門,能使心神平靜專注。
法法心心:一切法和一切心。法,佛教指事物、現象;心,指心念、意識。
華華葉葉:即花花葉葉,泛指花草。
此詩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系列之一。禪人寫真求贊是禪門的一種傳統,在為禪人或化主畫像時請人題寫贊語。這類贊語往往蘊含著深刻的禪理。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禪宗思想盛行的環境下,作者以詩來表達對禪理的體悟和對寫真對象的一種贊詠。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教義理,強調一切事物和心念都與佛事相關,萬物都受佛法恩澤。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抽象的禪理。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禪宗文學和禪理表達有一定價值。
百峰山頭石坂潭,雨興云霧晴飛嵐。廖公芳跡已千載,真人此地時捫參。
龍腦拂衣香,青春游冶郎。雕弓白羽箭,十發九穿楊。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翠袖依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面對菱花自寫神,可人風采宛猶真。當年亦是清談者,不染元規半點塵。
白門喧鵲勝啼烏,客有張卿美且都。早日羅浮占紫氣,爾時南海至明珠。應徐欲盡吾真老,籍湜能來意未孤。不獨天人三策就,春秋繁露似君無。
醉透香濃斗帳,燈深月淺回廊。當時背面兩倀倀,何況臨風懷想。舞柳經春只瘦,游絲到地能長。鴛鴦半調已無腸,忍把么弦再上。念念欲歸未得,迢迢此去何求。都緣一點在心頭,忘了霜朝雪后。要見有時有夢,相思無處無愁。小窗若得再綢繆,應記如今時候。
河陽縣里花爭發,彭澤門前柳正繁。公暇小亭無俗吏,坐聽流水出松根。
向夕山煙斂,花光一片寒。若非香不斷,都作月明看。
馮翊亂京兆,廣漢欲兼治。豈若兼邦牧,朱輪褰素帷。淮海封畿地,雜俗良在茲。禁奸擿銖兩,馭點震豺貍。
溪流五月凈巾袍,有客沖炎泛小舠。水落岸痕留泡泡,周回野色通江皋。陰繁綠筱涼堪愛,靜泊青萍興自高。醉入深蘿尋古院,笑吹長笛奏云璈。
如云別館象蓬萊,醴酒多緣上客開。招隱有山皆桂樹,披襟無日不蘭臺。河間禮樂三雍對,鄴下文章八斗才。梁苑風流還授簡,共誇詞賦接鄒枚。
山青水碧白云閑,一澗清風送畫船。武陵信是逃秦地,有此塵霾不到天。
蘼蕪山下愁無計,回首章臺飛絮墜。嬌鶯嚦嚦帶鄉音,斷雁依依懷錦字。鮫綃強拭啼紅淚,休為落花傷往事。多情明月本無心,試問柔腸曾斷未。
竦身長林端,策足層崖表。仰瞻空界闊,俯嘆塵寰小。天池西嵌崟,佛手東窈窕。杖屨往復來,憑軒瞰歸鳥。
錢塘帝都會,西湖地靈杰。天目日夜翰,神瀵匯茲穴。山擁三面螺,城彎半弓霓。謬余長五湖,斯往信所闕。左相詠紫微,右樞和白雪。銀榼渟宮醪,湘縢載珍飶。籃輿日駘蕩,皂蓋風飄瞥。稍出清波門,騶聲狎啼鴂。色界紛送奇,目疲不得說。舟子方進篙,黃衫浪花撇。俄然兩高墨,頓使萬象涅。天笑眵不收,塊噫鼓中裂。縠紋剪破碎,鐵冠冒巀嵲。羅剎怒欲翻,鷲頭奮仍掣。此輩逞狂怪,西子頩不悅。驟雨面面來,蓬窗時時揭。莫君如謝安,麈尾手徐挈。微謂郭長公,雖奇泛宜輟。仙舟固所慕,角巾毋乃折。郭公笑王生,此變為疇設。昨夜真宰過,頗畏靈秘泄。袖君斲輪手,更卷雕龍舌。不見渼陂行,雷雨亦愁絕。玉立山未頹,鯨吞海仍竭。攜興逼暮歸,萬燎吐明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