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懷
夜短苦日長,齋居避煩暑。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堂下。
好鳥依高枝,潛魚集深渚。
以茲悟天性,至樂乃其所。
悠然對書帙,發軔自太古。
素心契羲軒,馀事及鄒魯。
所以賢達人,白首不出戶。
清晨事園圃,白發猶未梳。
引泉灌菘韭,趁此春雨馀。
崧孫年七齡,不識詩與書。
但能助采摘,來往供勤渠。
阿翁慣蔬食,自謂九鼎如。
所以甘短褐,不愿乘高車。
汝身如翁長,與翁同荷鋤。
夜短苦日長,齋居避煩暑。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堂下。
好鳥依高枝,潛魚集深渚。
以茲悟天性,至樂乃其所。
悠然對書帙,發軔自太古。
素心契羲軒,馀事及鄒魯。
所以賢達人,白首不出戶。
清晨事園圃,白發猶未梳。
引泉灌菘韭,趁此春雨馀。
崧孫年七齡,不識詩與書。
但能助采摘,來往供勤渠。
阿翁慣蔬食,自謂九鼎如。
所以甘短褐,不愿乘高車。
汝身如翁長,與翁同荷鋤。
夜晚短暫苦于白晝漫長,我在齋中居住躲避煩熱暑氣。青山仿佛就在屋頂之上,流水在堂屋之下潺潺流淌。美好的鳥兒依傍著高高的樹枝,潛藏的魚兒聚集在深水中的小洲。由此領悟到自然天性,最快樂的事就在這里。悠然地面對書籍,思緒從遠古開始發端。純凈的心與伏羲、軒轅相契合,其他的事才涉及到鄒魯之學。所以賢達之人,直到年老也不出家門。清晨去打理園圃,白發還未梳理。引來泉水澆灌崧菜和韭菜,趁著這春雨之后的時機。我的孫子七歲了,還不認識詩和書。但能幫忙采摘,來來往往很勤勞。我習慣了吃蔬菜素食,自認為九鼎也比不上。所以甘心穿粗布短衣,不愿乘坐高大的車輛。你長大后像我一樣,和我一起扛著鋤頭勞作。
齋居:指家居齋戒,這里指閑居。
渚:水中小塊陸地。
書帙:書卷。
發軔:出發,這里指思緒開始。
素心:本心,純凈的心。
契:投合,契合。
羲軒:伏羲和軒轅,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鄒魯:指孔子、孟子的學說,因孔子是魯國人,孟子是鄒國人。
勤渠:殷勤,勤勞。
九鼎:古代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這里表示極貴重的東西。
短褐:粗布短衣,指平民的衣服。
高車:高官所乘的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生活狀態??赡苁窃诮洑v了人生的起伏后,對名利看淡,選擇回歸自然,享受田園生活,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淡泊名利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
檻外澄湖平不流,窗閑疊翠屹將浮。 煙霞五色錦屏曉,風月雙清瑤鏡秋。 檐卜濃香吹法席,芙蓉涼影蕩仙舟。 結巢擬傍云林住,回首朝簪愧未投。
夢里家山十載遲,丹青只尺是耶非?墨池新水春還滿,書 閣浮云晚更飛。 張翰見幾先引去,管寧避亂久忘歸。 人生若解幽棲意,處處林丘有蕨薇。
生居萬山中,二年依澤國。 偶於坐曹暇,聊欲訪禪默。 再拜神女祠,劈山定何術。 上有琳宮巖,作論期破惑。 只今澄潭中,異影眩莫執。 泉源入幽窈,蛾眉如可及。 吾聞大地下,出沒水中日。 胡為二魶魚,欲歸猶未得。 變化乘云雷,那能系不食。 山深風竅號,天寒日車急。 寄語龍宮君,安穩藏故穴。 近來托怪多,勿遣容易測。
青藤道士既辭世,雅道而今誰與擔。 錦水一彎池一曲,遺居惆悵大乘庵。
京師渴處,得水便歡。安定門外五里有滿井,初春,士女云集,予與吳友張度往觀之。
一亭函井,其規五尺,四洼而中滿,故名。滿之貌,泉突突起,如珠貫貫然,如蟹眼睜睜然,又如漁沫吐吐然,藤蓊草翳資其濕。
游人自中貴外貴以下,巾者帽者,擔者負者,席草而坐者,引頸勾肩、履相錯者,語言嘈雜。賣飲食者,邀呵好火燒,好酒,好大飯,好果子。貴有貴供,賤有賤鬻。勢者近,弱者遠,霍家奴驅逐態甚焰。有父子對酌,夫婦勸酬者;有高髻云鬟,覓鞋尋珥者;又有醉詈潑怒,生事禍人,而厥夭陪乞者。傳聞昔年有婦即此坐蓐,各老嫗解襦以帷者,萬目睽睽,一握為笑。而予所目擊,則有軟不壓驢,厥夭扶掖而去者;又有腳子抽登復墮,仰天露丑者;更有喇唬恣橫,強取人衣物,或狎人妻女,又有從旁不平,斗毆血流,折傷至死者。一國惑狂,予與張友買酌葦蓋之下,看盡把戲乃還。
從南明入臺山,如剝筍根,又如旋螺頂,漸深遂漸上。過桃墅,溪鳴樹舞,白云綠坳,略有人間。飯斑竹嶺,酒家胡當爐,艷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婦。過會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雨寒,而毛葉離屣,不啻云鳳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幘去?其下,自不來俗物敗人意也。行十里,望見天姥峰,大舟郁起。至則野佛無家,化為廢遞,荒煙迷草,斷碣難捫,農僧見人輒縮,不識李太白為何物,安可在癡人前說夢乎?山是桐柏門戶,所謂半壁見海,空中聞雞,疑意其顛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彤丘俱在明昧之際,不知供奉何以神往臺山,如天姥者僅當兒孫內一魁父,焉能勢拔五岳,掩赤城耶?山靈有力,夤緣入供奉之夢,一夢而吟,一吟而天姥與臺山遂爭伯仲席,嗟乎,山哉人哉!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賞心也。姑孰據江之上游 ,山魁而水怒,從青山討宛,則曲曲鏡灣,吐云蒸媚,山水秀麗清矣。曾過響潭,鳥語入流,兩壁互答。望敬亭絳雰?。ㄉ郊保?,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動。
既束帶竣謁事 ,乃以青蛙走眺之。一徑千繞,綠霞翳染,不知幾千萬竹樹,黨結寒陰,使人骨面之血,皆為蒏碧,而向之所謂鳥鳴鶯囀者,但有茫然,竟不知聲在何處?廚人尾我,以一觴勞之留云閣上。至此而又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往還”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歸來乎!吾與爾凌丹梯以接天語也。
日暮景收,峰濤沸亂,饑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歸臥舟中,夢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圍,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與予所者異。嗟乎!晝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長,回視靄空間,夢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夢,而夢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記之爾。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淺,遙辨雪山重。 萬井金花肅,千林玉露濃。不唯樓上思,飛蓋亦陪從。
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稱道骨仙風。宮廷華府覓芳蹤,玉碗增色,只為銀絲種。 一經巧手斡旋出,面中再無昆仲。至今盛名猶稱頌??淄ㄈA夏,敢道九州同。
湜湜頎頎,融昭德輝。不紐不舒,貫成九圍。 武烈文經,敷施當宜。纂堯付啟,億萬熙熙。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夢寒綃帳春風曉,檀枕半堆香髻。轆轤初轉,闌干鳴玉,咿啞驚起。眠鴨凝煙,舞鸞翻鏡,影開秋水。解低鬟試整,牙床對立,香絲亂、云撒地。 纖手犀梳落處,膩無聲、重盤鴉翠。蘭膏勻漬,冷光欲溜,鸞釵易墜。年少偏嬌,髻多無力,惱人風味。理云裾下階,含情不語,笑折花枝戲。
一人貧苦特甚,生平虔奉呂祖。呂祖乃呂洞賓也,相傳為道教之祖。呂祖感其誠,一日忽降至其家,見其家徒四壁,不勝憫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頃,粲然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頭也。”呂祖倏不見。
三間小閣賈耘老,一首佳沈會宗。 無限當時好風月,如今總屬績溪翁。
神功不測兮運陰陽,包藏萬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業昌,愿臨明祀兮降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