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其二 又和
網絲飄斷水沈煙。銀鴨穩雙眠。
侵衣露點如雨,坐看月流天。
苕岸路,棹觥船。是何年。
倚樓心事,清絕羅衣,原耐秋寒。
網絲飄斷水沈煙。銀鴨穩雙眠。
侵衣露點如雨,坐看月流天。
苕岸路,棹觥船。是何年。
倚樓心事,清絕羅衣,原耐秋寒。
蛛絲飄斷,沉香的輕煙也已消散。銀鴨形的香爐穩穩地放著,仿佛一對鴛鴦安穩地眠著。露水像雨一樣打濕了衣裳,我坐著凝望明月在天空流轉。苕溪岸邊的小路,曾劃著酒杯般的小船游玩,那是哪一年呢?倚靠在樓頭的心事,如此清絕,身上的羅衣,本就耐得住秋寒。
水沈煙:即沉香燃燒時所生的煙。
銀鴨:銀質的鴨形香爐。
苕岸:苕溪岸邊。苕溪是浙江東部的一條河流。
棹觥船:劃著像酒杯一樣的小船。
清絕:形容境界清雅至極。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一個秋夜,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去的經歷,有感而發寫下此詞。或許往昔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如今物是人非,只能在秋夜中獨自懷想。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對往昔的懷念和當下的孤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秋容如畫。有雁聲一派,送將來也。算不同、王粲登樓,指故國山河,這般清暇。煙草連天,過幾度、稱王稱霸。甚熊家締造,馬氏經營,瞥眼飄瓦。
今日客何為者。倚闌干提起,數千年話。呼酒處、秋與云平,更休要聽他,江流日夜。唫瘦西風,怕只是、滄桑難寫。又荒原、斜照沈沈,無言西下。
嚴子老于菟,彪炳踞賢關。
可憐五車學,僅博九品官。
客程望至喜,江闊山叢攢。
緬懷造物心,念子詎能安。
誰家樓臺梵王宮,
桐蕊桑花次第紅。
夜香燒罷,樺燭通宵話。曲項檀槽聲不啞,銀甲憑伊搯打。只圖慢撚輕籠,誰憐雙袖龍鐘。少日紅箏北里,年來白發西風。
檐前雨罷,一陣凄涼話。城上老烏啼啞啞,街鼓已經三打。漫勞醉墨紗籠,且娛別院歌鐘。怪底燭花怒裂,小樓吼起霜風。
歡場才罷,去對孤檠話。欲擊唾壺聲盡啞,可惜孤城浪打。一宵柳簇花籠,何時萬戶千鐘。塵世風波似海,狂奴談笑生風。
蒲條圍坐雪添瓶,側理糊窗熾炭明。常對圖書堆四壁,卻思裘褐勝雙旌。道心生后安休息,事局閒來怕踐更。睡足定應輸杜守,窮愁何必學虞卿。
百幅敲冰密屬連,寢甘誰復誚便便。心閒好隱忘言幾,官冷宜鋪坐客氈。烏布任寬忘道韻,絳紗徒侈怯霜天。休嗟拋擲縑綾貴,據榻猶勝枕杫眠。
剜肉為湯未忍言,
萱堂阿母倍銷魂。
一從戊戌康強后,
玉臂年年痛剪痕。
事業平生在管城,
策勛今日向神京。
區區一第慁子耳,
要聽臚傳第一聲。
倀鬼跳梁久,群雄結構牢。天機不可料,世網若為逃。白骨丁男盡,黃金甲第高。閶門隔九虎,休續楚臣騷。
海內兵猶滿,天涯歲又新。龍移失魚鱉,日食斗麒麟。草棘荒山雪,煙花故國春。聊城今夜月,愁絕未歸人。
白兆山光相掩映,
紫金氣象轉深幽。
水西咫尺無人到,
乘興何妨一葉舟。
新婦騎驢阿家牽,
體段風流得自然。
堪笑效顰鄰舍女,
向人添丑不成妍。
黃發青筇逸興饒,
攀躋不覺上云霄。
天教汝自羅浮至,
添得黃山一鐵橋。
遲日散花影,離離幽意新。
美人嬌寫照,狂客醉留春。
醒酒宜眠石,搴芳莫動塵。
年來空色相,己悟凈為真。
伍子飛濤怒似雷,
三千鐵弩射難回。
倒翻玉海連天涌,
橫卷銀山匝地來。
坦石斜鋪資抵御,
鱗塘疊砌慮傾頹。
潮神自是憐民命,
肯使桑田變水隈。
碧梧秋老。滿地瑯玕紛不掃。門掩黃昏。惟有年時月照人。
凄涼滿眼。肯作六年燈火伴。莫說凄涼。來歲如今天一方。
赤龍天上駕群才,
何處逃名臥釣臺。
明月一竿應自得,
玄纁三聘只虛來。
江邊古廟閒秋草,
山半殘碑積翠苔。
夜靜客星無復見,
高風千古抗浮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