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
差池沐時雨,頡頏舞春風。
相賀雕闌側,雙飛翠幕中。
勿驚留爪去,猶冀識吳宮。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
差池沐時雨,頡頏舞春風。
相賀雕闌側,雙飛翠幕中。
勿驚留爪去,猶冀識吳宮。
如同天女按時間到來,燕子黑衣在藍天中顯得淡雅。它們在雨中姿態優美,在春風中上下翻飛。在雕花欄桿旁相互慶賀,在翠色帷幕中雙雙飛舞。不要驚怕它留下爪痕離去,還希望能認識昔日的吳宮。
伺辰:按照時間。
玄衣:指燕子黑色的羽毛。
差池:形容燕子飛行時翅膀張合不齊的樣子。
頡頏:鳥上下飛。
雕闌:雕花的欄桿。
翠幕:翠色的帷幕。
冀:希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閑適的環境中,看到燕子飛舞有感而發,同時可能聯想到了與燕子相關的歷史故事,如吳王宮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燕子的活動與姿態,突出其靈動活潑。特點在于描寫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簾捲疏風入小樓,
夕陽銜雁欲西流。
無人細說吟邊事,
獨有黃花共晚秋。
澆花惟要早,
芟草不知名。
新竹生來巧,
南墻補數莖。
霜降風高始覺秋,半林紅葉送颼颼。郡翁領客多延佇,未信云槎向斗牛。
路入秋江十月交,蹣跚茶樹遍山腰。黃云割盡青云起,幾處楓林弄晚嬌。
四山如障竹如墻,斜枕山陂半作堂。更上樓居瞰靈碧,一溪清漲瀉方塘。
晚麥惟荍滿路葩,軟香烏餅憶山家。南來秋盡猶馀暑,何處玄云綴雪花。
叢竹秧松雜作籬,曲檐斜枕午炊藜。忙煎茶乳供官客,知是前村老鋪司。
羅溪中站數家叢,誰信豺狼白晝攻。獨有大參驚識面,天教小丑試孤忠。
數家野店曲成村,老嫗當壚洗瓦盆。驚喚兒童走相探,半林秋日照柴門。
楊墈溪橋覆瓦亭,疏欞高瞰碧流傾。渾如復道行空去,不共嬴秦受惡名。
伐竹為梁架短溪,肩輿平步可東西。不知云路仍多少,應過藤橋是到時。
乍登山路不勝疲,數里勞勞卻自如。獨念肩輿亦人子,此生何際得消除。
入閩有二愿,啖楓亭荔游武夷。宋香陳紫次第已到口,惟有升真洞天未及杖策窮厜?。
朅來芝城中,快覽名山志。雷文瓷甋虹橋板,神仙蹤跡傳靈異。精神所結夢寐形,恍偕篯鏗二子同游戲。
拍肩而挹袖,飛登沖祐宮。乾魚之祀漢臘改,尚有顏行石刻留唐宗。陽開陰合互虧蔽,紛紛澗谷團青紅。
天柱一峰尤直絕,積秸仙蛻庋置從同同。西壁老鶴誰所繪,霜翎丹頂直欲摶天風。
大笑度石梁,玉女忽交臂,鏡臺冠石儼然存,莫是魚家雙姊妹。
云車風馬恍愡游,三間精舍幽巖幽。棹歌聲中山月落,隱屏我祖曾潛修。
招呼王子騫,更覓不死藥,黃心木橋路斷不可上,一條雪練橫空落。
我聞武夷君,幔亭曾宴諸鄉人。東序紫霞褥,西座紅云裀。長琴者誰謝英妃,短鼓者誰高子春。
可哀一曲三千載,至今惟見長松吟風,蒼苔溜雨,三十六峰交掩映。
山鬼獨足行逡逡,峰回路轉魂魄悸,蒲牢怒吼飛烏踆。
大夢陡然覺,披衣行咨嗟。靈景變幻一彈指,奚童卻進先春茶。
戴我遠游冠,著我登山屐。人生白駒過隙耳,富貴功名安足恃,老死牖下非男子。
吁嗟乎!老死牖下非男子,五岳之游從此始。
今古原如此。嘆浮生、飛花飄絮,隨風已矣。落溷沾茵無定相,最是孤臣孽子。經患難、何曾容易。況是女身兼薄命,愧樗材、枉受虛名被。思量起,空揮涕。
古人才調誠難比。借冰絲、孤鸞一操,安排宮徵。先世文章難繼緒,不過扶持培置。且免個、鶉衣粟米。教子傳家惟以孝,了今生、女嫁男婚耳。承過譽,感無已。
孌彼閨房秀,魚軒侈大家。鳩巢奠蘋藻,翟茀絢笄珈。覺海聊依筏,言筌謝算沙。平生功用在,無疾問毗耶。
四德推賢范,流芳在管彤。植蘭門戶秀,嚼蠟世緣空。荷橐夫官重,萱堂母道崇。相孫仍相婦,寂漠閟幽宮。
三腳驢,圣箭子。
放行則大地全收,收來則千差一舉。
握土成金,握金成土。
轉如是輪,不可量數。
愁夢醒。月碎一庭花影。星斗滿天霜氣冷。暗蛩啼露井。
望斷青鸞芳訊。十載空懸孤鏡。帶得三分秋后病。背燈蓮漏永。
浪自投豺虎,傷心不可詳。
臺卿長隱匿,阮籍久佯狂。
饑餓非難忍,旋歸何所望。
仙源花好在,歲歲笑漁郎。
有士同學道,趣舍邈異境。
一士學長睡,一夫學長醒。
醒睡還相譏,誰能會其領。
睡者非我適,醒者非我穎。
睡睡與醒醒,學人此當炳。
溽暑郁我懷,攜朋尋高爽。
出城見南山,幽況夙所賞。
龍泉久神異,風雨靈澤廣。
別來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樹結層陰,峭壁當沆漭。
?岈?窱入,薜蘿分披上。
躡翠陟其巔,大千指諸掌。
法王寶地尊,霞光羅萬象。
景趣猶如昔,理會頓殊曩。
探無悟無極,閱有謝有攘。
臨茲諸緣空,耳目余清響。
留連恣遐矚,浩浩神氣朗。
桃源勿勞思,舍此將焉訪。
中興光啟自元鈞,
比德褒功禮意新。
是贊是圖超古習,
儀刑一代冠麒麟。
一村桑苧水灣環,瓶缽蕭然寄此閑。
松子落時經院靜,天花雨處石苔斑。
不離塵市心常定,偶寫云泉意自閑。
他日扁舟泛滄海,欲參庭柏叩禪關。
秋氣偏遲到海涯,征輿觸熱走塵沙。
雨馀少覺涼飔入,一路香吹晚稻花。
老子攜筇杖,
小童挑酒壺。
遍尋泉石勝,
引路倩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