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易水懷古
黯黯日欲暮,蕭蕭風正寒。
策馬渡此水,荒荒路行難。
虎狼肆其虐,發怒上指冠。
吾志縱不遂,吾事則已完。
劍術亦小技,負義非所安。
悠悠論成敗,千載空波瀾。
黯黯日欲暮,蕭蕭風正寒。
策馬渡此水,荒荒路行難。
虎狼肆其虐,發怒上指冠。
吾志縱不遂,吾事則已完。
劍術亦小技,負義非所安。
悠悠論成敗,千載空波瀾。
天色昏暗太陽即將落下,風聲蕭蕭天氣正寒冷。我騎馬渡過易水,道路荒涼行走艱難。秦國如虎狼般肆虐,荊軻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起帽子。我的志向縱使不能實現,我的事情也算完成了。劍術只是小技藝,違背道義我內心不安。長久地談論成敗,千年也只是空留波瀾。
黯黯:昏暗的樣子。
蕭蕭:形容風聲。
虎狼:指秦國。
上指冠:即“怒發上沖冠”,形容極其憤怒。
遂:實現。
悠悠:長久。
易水是戰國時荊軻刺秦出發之地。詩人在渡易水時,觸景生情,聯想到荊軻刺秦的歷史事件,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借對荊軻的緬懷,表達對正義和俠義精神的崇尚。
此詩主旨是借荊軻刺秦之事,表達對俠義精神的贊美和對歷史成敗的思考。其特點是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對古代俠義文化的傳承和詠史題材的拓展。
疾雷驚萬里,凍雨落三更。
未暇尋洪范,誰能究五行。
短檠無焰續,高枕待天明。
鐘省成深省,雞聲匪惡聲。
此雨不易得,有秋端可期。
微官如飽飯,余事亦窮詩。
雞遠村場聽,鳩深客路疑。
是身真已老,何事此長羈。
客罷蕭然欲閉關,竹陰梅影兩爛斑。
溫風不捄詩寒相,老色聊須酒借顏。
此味何妨君與共,流年莫待水西還。
破春行樂胡為始,快閣之余有觀山。
棹落歸云底,帆飛夕照間。
起予為白社,極目是西山。
蘆雪新須鬢,楓丹昔面顏。
炊遲餓已慣,酒貴醉能慳。
白云故遶青原寺,青竹深藏白鷺洲。
物外未能窮往跡,眼中欣復對詩流。
功名邂逅何嗟晚,歲月侵尋直漫遒。
擬盡崎嶇仍窈窕,幾時扶策更挐舟。
木葉騷然雨到時,共眠僧榻各哦詩。
推移忽已年時事,悵望相看天一涯。
別后屢書渾未報,風前小立重相思。
人生知復幾寒暑,一別長為數載期。
素仰儒先德,兼聞內助人。
齊家真有道,相敬儼如賓。
女已節義著,兒仍經行醇。
他年書附傳,落落眾星陳。
因懷碧云友,發興青林端。
要盡深幽趣,渾忘下上難。
泉聲流咽絕,松韻響高寒。
久作廬山別,疑從夢境看。
側枕聽風吹,撐篷避雨絲。
不忘披敗帙,何暇問朝炊。
浪靜川無跡,云行山不移。
自知非畫手,游戲一于詩。
天上張公子,詩輕萬戶侯。
駕車追熟路,順水放輕舟。
化鶴驚何遠,藏山散莫收。
可人秋浦掾,著力為冥搜。
吾邦豪杰未多聞,義薄云天獨數君。
遇歉登倉真甚惠,當郊置驛信徒勤。
目前米價未為貴,我自囊空先有云。
食粥敢言今數月,更憂無粥但羹芹。
不見送將歸,惟聞遠別離。
身今成老大,官豈計高卑。
蕭寺已移酒,便人還枉詩。
臨風三復罷,有恨落無涯。
稍愆梅熟雨,似作旱時風。
此柄知誰宰,皇天不病農。
桑麻初告畢,倉廩舊猶豐。
莫起焦熬嘆,當期滲漉通。
四海豈不廣,一身何所歸。
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黃扉。
媿我尚斗食,如君猶褐衣。
長年恨相遠,晚歲得相依。
君是三珠樹,子非兩玉人。
水南留步武,竹隠記風神。
往者兄同弟,今焉越與秦。
細哦詩語妙,如款笑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