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
素仰儒先德,兼聞內助人。
齊家真有道,相敬儼如賓。
女已節義著,兒仍經行醇。
他年書附傳,落落眾星陳。
素仰儒先德,兼聞內助人。
齊家真有道,相敬儼如賓。
女已節義著,兒仍經行醇。
他年書附傳,落落眾星陳。
向來敬仰儒家先哲的品德,又聽聞有賢內助。治理家庭真有辦法,夫妻相敬如賓。女兒已經以節義著稱,兒子也秉持經義品行淳厚。將來在史書中附上他們的傳記,如眾多星辰般光彩奪目。
素仰:向來敬仰。
儒先:儒家先哲。
內助人:指妻子。
齊家:治理家庭。
儼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
節義著:以節義著稱。
經行醇:秉持經義,品行淳厚。
落落:形容眾多、分明的樣子。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對家人的品德和行為感到滿意之時。詩人崇尚儒家道德觀念,看到家人踐行儒家之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主旨是贊美家人的品德和治家之道,突出儒家道德在家庭中的體現。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儒家道德的推崇和家庭觀念。
五月端午令節,艾人苦痛不徹。
可憐病在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別無仙方秘訣。
如今抑不得已,只得就渠身上打劫。
暖靄浮晴籞。鎖垂楊、籠池罩閣,萬絲千縷。池上曉光分宿霧,日近群芳易吐。尋并蒂、闌干凝佇。不信釵頭飛鳳去,但寶刀、被妾還留住。天一笑,萬花妒。
阿嬌正好金屋貯。甚西風、易得蕭疏,扇鸞塵土。一自昭陽扃玉戶,墻角土花無數。況多病、情傷幽素。別殿時聞簫鼓奏,望紅云、冉冉知何處。天尺五,去無路。
高幘短袍云霞光,
扁舟系纜野籬傍。
焚香靜坐了無語,
山寺閉門春竹長。
古壇隱蘿薜,歲久莓苔斑。
昔年有真人,棲隱心自閒。
清宵望斗極,百拜資頹顏。
我欲從之游,脫屐紅塵間。
掉頭入海向南荒,十丈文星作作芒!
號令曾驅十萬卒,朗吟直過七洲洋。
身經小劫多奇氣,話到中原有熱腸。
為告前途東道主,許三宦跡滯仙羊!
一十時。顏如蕣華曄有暉。體如飄風行如飛。孌彼孺子相追隨。終朝出游薄暮歸。六情逸豫心無違。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二十時。膚體彩澤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榮。被服冠帶麗且清。光車駿馬游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三十時。行成名立有令聞。力可扛鼎志干云。食如漏卮氣如熏。辭家觀國綜典文。高冠素帶煥翩紛。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四十時。體力克壯志方剛。跨州越郡還帝鄉。出入承明擁大珰。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五十時。荷旄仗節鎮邦家。鼓鐘嘈囋趙女歌。羅衣綷粲金翠華。言笑雅舞相經過。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六十時。年亦耆艾業亦隆。驂駕四牡入紫宮。軒冕婀那翠云中。子孫昌盛家道豐。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七十時。精爽頗損膂力愆。清水明鏡不欲觀。臨樂對酒轉無歡。攬形修發獨長嘆。
八十時。明已損目聰去耳。前言往行不復紀。辭官致祿歸桑梓。安車駟馬入舊里。樂事告終憂事始。
九十時。日告耽瘁月告衰。形體雖是志意非。言多謬誤心多悲。子孫朝拜或問誰。指景玩日慮安危。感念平生淚交揮。
百歲時。盈數已登肌肉單。四支百節還相患。目若濁鏡口垂涎。呼吸嚬蹙反側難。茵褥滋味不復安。
方丈仙人定好奇,行吟合璧作瓊蕤。
兔園且就如今賦,鳳沼重看異日詩。
陽生寒未盡,何事動驚雷。
拋枕衣歪著,倚燈詩又催。
才憐千里雁,轉惜一枝梅。
雨急春難寄,旅人回不回。
勇作輕狂又懶飛,
又如欲去卻沉思。
霅云不度清苕曲,
獨受融風款曲吹。
世漸承明喜欲狂,衣冠重睹漢家裝。
五千貂錦張旗鼓,百二金甌資棟梁。
青史更無先例在,黃牛貪看異鄉忙。
愁來對此頻搔首,慚愧新添兩鬢霜。
老友偏思爾,容枯骨岸然。
祇聞寄遠字,不見到寒邊。
稚子應看長,空囊誰為憐。
明春有歸雁,莫惜寫新篇。
一舸歸來,何太晚、鬢絲如織。謾嘆息、凄涼往事,盡成陳跡。
山迫暮煙浮紫翠,溪搖寒浪翻金碧。看長虹、渴飲下青冥,危欄濕。
誰可住,煙蘿側。俗士駕,當回勒。伴巖扃,須是碧云仙客。
風月已供無盡藏,溪山更衍清涼國。恨謫仙、蘇二不曾來,無人說。
寒沖暝色小陂頭,
烈火黃柑禮數優。
歸去摩挲青玉案,
獨慚鐵畫與銀鉤。
撥開洞府景無邊,濃抹冰光淡抹煙。
盛德深沉容貌古,性靈虛覺夢魂仙。
殘燈落盡風回閣,瀣露傾清月洗天。
主一老翁無所適,獨留風月坐窗前。
香蜜裁葩分外工,
疏枝幾點綴雛蜂。
嬌黃染就宮妝樣,
香煖尤宜愛日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