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七首 其十六
二月十五入寂,
四月八日復生。
虛空開笑口,
大地絕人行。
二月十五入寂,
四月八日復生。
虛空開笑口,
大地絕人行。
二月十五這天圓寂,四月八日又得以重生。虛空仿佛裂開笑口,大地上不見行人蹤跡。
入寂:佛教用語,指僧人去世、圓寂。
復生:重新復活,這里可能有象征精神不滅等含義。
虛空:指天空、宇宙空間。
偈頌是僧人用于表達禪理、修行感悟等的語句。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參禪悟道過程中,對生死輪回等佛教理念有了深刻感悟,以這種偈頌形式表達出來。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傳達對生死的超脫看法,以簡潔的語言蘊含深刻禪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引導修行者思考生死本質(zhì),具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學價值。
生理須幾何,安分一枝足。向來高明中,百鬼作禍福。何如此衡茅,長年樂幽獨。慎勿將蝸牛,輕比蠻與觸。
騎鶴相逢謾幾回,吹笙獨憶鳳凰臺。天低吳楚云中出,風送姥山波上來。朝夕飲冰知冷暖,長時砥劍著風雷。騁望千里江淮路,燕雀居巢去鹢催。
為惜昆岡火盡炎,脅從都遣巨魁殲。朝端清議咸推重,海內(nèi)蒼生益具瞻。勛著旂常播中外,恩覃湘漢及飛潛。古來儒將知多少,屈指誰如眾美兼。
萬壑松濤沸夕陽,離離宿草墓門荒。國仇未報親恩負,上冢孤兒發(fā)亦蒼。
已過秋風九日秋,篬筤池上若為游。似聞嘉菊黃于鵠,乞我雙栽照白頭。洲上黃花滿意開,倩人更為覓奇栽。小桃源里秋如水,分取清香一半來。
夢里金鰲憶細絲,桐江只在富春西。久知萬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嘆不齊。坐上溪山明畫鹢,人間歲月等醯雞。兩株松外千竿竹,吟得新詩到處題。
一束松箋報未齊,詩筒臨發(fā)又兼攜。舟移紺寺逢僧送,酒卻紅兒剩鳥啼。素影自憐鷗泛泛,單衫頻映草萋萋。佳期尚待平分去,十日錢塘路向西。
湖上女兒學琵琶,滿頭都插鬧妝花。自從彈得《陽關(guān)曲》,只在湖船不在家。
微雨潤叢林,村莊靜如失。隨地系閑牛,終日齧草跡。客來不相驚,揚首偶一瞥。早稻既近黃,新秧亦已立。飽食無稍怠,正須借爾力。
杳杳歸無極,茫茫恨有馀。九原那可作,萬事總成虛。汀草何嘗歇,云山亦自如。此回真定別,無雁可傳書。窮達皆昨夢,死生同一波。幻身非我有,薄俗奈渠何。霜樹柯莖少,江湖洲渚多。老來不禁淚,未忍過懷坡。
涼風一棹送君初,秋雨荒溪草樹疏。十載丹陽舊游地,數(shù)封燈下故人書。已看有志能投筆,豈謂無門可曳裾。后日天邊見鴻雁,憑將消息報何如。
?擔沽紅酒,開窗挹翠微。故廬何日到,野店送春歸。雉起麥花落,蠶登桑葉稀。田園有真趣,歲晏莫相違。
鰍是蝦兄非善地,橘和瓣種帶禳災。烏椑不熟還無事,小艇難乘莫載來。
蠟蒂團赪玉,文英簇絳綃。秋來結(jié)佳果,珍味不須調(diào)。
且莫歌,遠別離,別離戀戀兒女悲。又莫歌,長相思,相思懸懸天一涯。君今參政晉藩去,何乃慷慨增吁戲。憶昔混沌初,元氣未破時。動變隱其象,用舍憑何施。自從開辟顯朕兆,陰陽進退爭雄雌。有時賈誼去作長沙傅,有時呂尚來作周王師。一得一失古來有,往往虛占夢芻狗。青天白日風雨來,泥竅啁啁蟪蛄吼。欲洗胸中萬古愁,豈在區(qū)區(qū)一杯酒。酒杯不暖東風寒,錦袍亂撲沙成團。楊花著地卷春去,立馬四顧天漫漫。君不見伊皋與益稷,回乾轉(zhuǎn)坤在頃刻。五云高護黃金臺,行色匆匆留不得。斷不是鴟鸮逐鳳凰,亦不是蒼蠅污白璧。獻納之官合峻升,空使傍人惜顏色。請君停鞭聽我歌,歌聲欲盡愁轉(zhuǎn)多。太行西來碧嵯峨,黃河萬里奔洪波。呼兒緘辭送君去,極目浮云奈爾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