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都憲藎臣以詩見寄次韻奉答項時在襄陽總督軍務 其二
為惜昆岡火盡炎,脅從都遣巨魁殲。朝端清議咸推重,海內蒼生益具瞻。勛著旂常播中外,恩覃湘漢及飛潛。古來儒將知多少,屈指誰如眾美兼。
為惜昆岡火盡炎,脅從都遣巨魁殲。朝端清議咸推重,海內蒼生益具瞻。勛著旂常播中外,恩覃湘漢及飛潛。古來儒將知多少,屈指誰如眾美兼。
兵興欲兩旬,三載氣初伸。
汝既甘從賊,官非樂殺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黃巾。
拙速無奇策,登城悉市民。
蚊蚤宵為梗,葵榴曉可觀。
偶無酲待解,自覺寢難安。
深癖穿蒙密,幽陰度屈盤。
忽驚一點露,滴人髪間寒。
未極皮毛落,端難頰舌傳。
夔音諧柷敔,岐脈按鉤弦。
舉目常如見,關心或不眠。
江湖無正色,齲齒亦嫣然。
空階日夜梅霖滴,滴碎人心未肯休。
山郡城沉遙可駭,水鄉田沒更勝憂。
民饑盜起關時事,米盡薪殫滯客樓。
燕玉誰家政微醉,倚欄撩鬢插紅榴。
邇日屢聞親藥鼎,客懷沈鬰與誰論。
細參素問心無病,勤剔青燈眼未昏。
九折政思為孝子,七襄未用乞天孫。
察君詩味如枯淡,中有無窮古意存。
椒頌無聞不見儺,客途如此寂寥何。
丙寅小運流年換,丁亥當生本命過。
白土市荒沽野釀,紫陽山遠夢吟窩。
還家要及春猶早,花滿千山筍滿坡。
后生如猬總能詩,骨弱瞳昏俗不治。
忽似再生蕭德藻,已應突過李之儀。
掃紅紫陣觀黃落,懸萬千鈞系一絲。
精刮潔磨猶未已,直須陶謝與同時。
山中之樂兮樂可忘饑,飲有菊水兮茹有芝。
辟谷孔易兮何澇何旱,漱咽沆瀣兮曷其耘菑。
野粟稔兮釀酒,醉而歌兮樵者和之。
分半桃食未既兮,爛彼斧柯于局棋。
憫哄市之遏糴兮,形或鵠而腸龜。
誰獨有此山中兮,我將焉追。
送子于歸兮,聊聲我詩。
全家先去盡,父老莫依依。
故是猶相愛,其如自合歸。
亂山回醉眼,急雨迫寒衣。
不用空惆悵,初來計已非。
周公昔下士,一飯不遑餐。四海頌聲作,白屋無復寒。
三家柄魯國,陽虎盜嶼璠。曾原二三子,忍饑依杏壇。
士當察時命,固窮心所安。何至挾長鋏,特為無魚彈。
久無筋力荷鉏耰,坐閱千畦???秋。
又喜黃云今滿眼,不知白雪已盈頭。
丁寧幼稚頻驅雀,約敕比鄰遠放牛。
及早兒孫了租稅,頹齡一飽更何憂。
久缺牋筒到霅濱,相逢依舊氣如春。
深藏尺璧元無價,時擊圓蓍尚有神。
桑梓兵戈三峽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片時略得陪清話,一掃胸中萬斛塵。
今年六十二,棄官八年矣。生世業已休,來日凜無幾。孰謂嘗作郡,旦暮窘薪米。少時頗豪宕,晚乃窮如此。
此事非所憂,所憂學業圮。孤臥僅一榻,疾讀動千紙。積迷如望洋,頓悟不違咫。深井朱夏寒,自汲洗手水。心更潔于手,時以理趣洗。
平生大繆誤,豈不習經史。搜覽浪該博,著述墮浮靡。詩雖稍得名,往往語多綺。夙愆奚庸追,舊嗜差可止。回車遵大路,千圣同一軌。
茲晨記吾降,益復感髪齒。忽虛苦下泄,乍實結中痞。道在果何懼,朝聞夕可死。
朋友挾壺酒,卒爵強告旨。敦篤謝親姻,輯睦頼鄰里。人情不容拒,羔雁間豆篚。酢賓有故常,勿藥姑少俟。
清庖作湯餠,霑丐兒女子。菲饌徹馂余,稍亦及仆使。
老夫且伏枕,萬事莫掛耳。處約猶處樂,可不省諸己。俗競徒朵頤,退修寧賁趾。幼者日以長,衰邁斯可揣。要令百禩后,知有老居士。
行路乾坤半,流年六十強。
不營埋骨穴,更用染髭方。
政使飛升可,猶難服食良。
養生或攻外,曾否鑒嵇康。
斯人近云亡,華算八十四。
登堂拜畫像,衣冠昂古制。
有子身不死,科名今九世。
焉知三家村,乃見萬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