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其九十九
才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樓九曲連。
庚虎循環餐絳雪,甲龍夭喬迸靈泉。
三三上應三千日,九九中延九萬年。
須得有緣方可授,未曾輕泄與人傳。
才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樓九曲連。
庚虎循環餐絳雪,甲龍夭喬迸靈泉。
三三上應三千日,九九中延九萬年。
須得有緣方可授,未曾輕泄與人傳。
剛吞下一粒丹藥就身心安穩,體內的經絡如同十二重樓與九曲相連般暢通。按照五行規律運轉,服食著如絳雪般的丹藥精華,體內的元氣如龍般夭矯,迸發出靈泉般的能量。修煉的三三之數對應著三千日的時光,九九之數能延續九萬年的壽命。這修煉之法必須是有緣人才能傳授,不會輕易泄露傳給他人。
十二重樓:人體喉嚨的代稱。
九曲:這里可能指人體經絡曲折復雜。
庚虎:在古代煉丹術語中,庚屬金,虎代表西方金氣。
絳雪:指丹藥。
甲龍:甲屬木,龍代表東方木氣。
夭喬:屈伸自如、充滿活力的樣子。
三三:可能指修煉的某種周期或數量。
九九:同樣可能與修煉的周期、數量有關。
此詩可能創作于道教煉丹文化盛行的時期。當時人們追求長生不老、超凡脫俗,煉丹術是重要的探索途徑。詩人或許是一位煉丹者或對煉丹有深入研究之人,在修煉有所感悟后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煉丹之法的理解和重視。
這首詩主旨圍繞煉丹修煉,突出修煉的奇妙效果和重要性。其特點是充滿神秘的煉丹術語和數字對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教煉丹文化的流行,為研究古代煉丹文化和道教思想提供了資料。
赤日蕩靈魂,秋水澄心胸。
覽觀良已久,何用謀去從。
蚍蜉享朝景,自謂百年躬。
智愚迭相笑,萬古同夢夢。
西南望懸圃,光氣何熊熊。
玉英無敗色,靈草有鮮容。
誰能追羽駕,煉藥瑤池東。
詔許潘郎去,秋風晝錦歸。
楓江辭魏闕,菽水奉慈闈。
采秀太湖石,棲霞白板扉。
長安西笑日,莫遣滯漁磯。
歷盡嵚崟路,山坳又水坳。
溪橋危駕竹,野屋老編茅。
日落鴉爭樹,云深鳥戀巢。
蔥蘢欣滿目,正值夏秋交。
怨才郎薄幸,去如兔脫。昨朝今日成吳越。總有良辰美景,難慰饑渴。空斷送、冬裘夏葛。
多因佻達,孤負深閨蹙額。年年夢里尋生活。憔悴處,一天愁訴與菩薩。止靠著、慈悲定奪。
芳鹽墜碧,破篦藏珠,霜老吟青子。懶寒侵齒。含顰處、舌本暗回春味。
瓶笙沸水。聽小語、龍團新試。留剩核、然近銀釭,幾瓣飛蘭蕊。
猶記吳門夜市。逗紅燈一點,幽唱初起。瘦梅香里。分螺盒、凍綠暗侵蔥指。
天涯歲晚。空惆悵、素巾鉛淚。知甚時、重贈檀奴,消玉尊殘醉。
楞伽絕頂六千尺,
罨畫明湖翠壁開。
繁柳繁花漏園路,
不寒不暑好樓臺。
寸炬已如灼,積冰殊未涼。
禦寒終有具,治熱更無方。
坐溜午時汗,狂尋子夜漿。
如何得鄒律,吹下九秋霜。
日日懷歸今得歸,
舊時風物未全非。
江邊鷗鳥應相笑,
底事塵埃滿客衣。
僂指為郎近十年,當關紙尾浩如煙。
流光青鏡驚霜鬢,素業緇塵委石田。
只合巢書消二六,敢夸奏牘滿三千。
山公題目增顏甲,策鈍新添《勸學篇》。
月浸芙蕖,冰壺天地波凝碧。太平歌舞醉東風,花市人如織。
桃李一城春色。玉梅嬌、鬧蛾無力。粉圍紅陣,燈火樓臺,綺羅巷陌。
樂事還同,遨頭引領神仙客。高燒銀燭照紅妝,香霧穿瑤席。
款款檀牙細拍。醉金尊、東方未白。傳柑相遺,探繭爭先,明年今夕。
宋室收死士,何來一白鷴。
龍舟屬慘淡,烏號悲莫攀。
負天乃無翼,蹈海不知還。
忠魂附丞相,感此淚潺湲。
滄海歸來已夕暉,夢中五岳尚依稀。書生未與興亡責,除卻看山百事非。
迎春門外草如煙,累得詩人拜杜鵑。故國已蕪王氣盡,口碑猶說永和年。
大岡山接小岡山,山影低徊夕照間。屹立城東三十里,曾從絕巘俯塵寰。
野水山花繞墓門,綠衣還見讀書孫。生兒古有孫征虜,手挈江東定一分。
十畝閒閒好種桑,維南維北免思量。他年衣被蒼生志,付與天孫織七襄。
夾道香塵簇管弦,錦衣寶馬擁神仙。東門楊柳垂垂盡,不見鞭春二十年。
幾日騷魂未可追,風光冉冉思離離。刺桐花落城隅晚,記系春驄聽賦詩。
擊楫寒山月,高歌旅興增。黃云連紫水,漁火伴螢燈。曙色明沙迥,煙圖入畫層。東南催去旆,子至曉霞蒸。
江山盤郁壯,世路感懷增。旅憩云為席,灘明月是燈。東瞻天五尺,南跨嶺千層。夜色看牛斗,分明劍氣蒸。
道出武仙縣,因依識尉仙。貌相交以禮,心自許其賢。學問追前輩,功名付晚年。漢庭偏用老,歸路在凌煙。
言別富沙士,回頭五六年。試詢今健否,見謂尚依然。效意傾新釀,忘懷誦近篇。尚其頻記憶,曾此一留連。
麥飯瓜齏及早催,
田夫雙眼望儂來。
油鹽不倩傍人帶,
日午癡兒猶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