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鄧尉山中題諾瞿上人《一蒲團外萬梅花》冊子,用石帚韻
扁舟一葉,向湖山深處,招攜鷗侶。依約藐孤仙子在,逸興清游何數。鐘識邾鏗,經翻貝葉,忘卻廉纖雨。精廬大好,琳瑯吟盡佳句。
薄暮重上層樓,雕欄閑倚,便擬驂鸞去。怪底吟盟天樣遠,飄瞥真同南浦。嶺表春遲,孤山夢斷,只合龕鐙住。萬梅如雪,相依休問歸路。
扁舟一葉,向湖山深處,招攜鷗侶。依約藐孤仙子在,逸興清游何數。鐘識邾鏗,經翻貝葉,忘卻廉纖雨。精廬大好,琳瑯吟盡佳句。
薄暮重上層樓,雕欄閑倚,便擬驂鸞去。怪底吟盟天樣遠,飄瞥真同南浦。嶺表春遲,孤山夢斷,只合龕鐙住。萬梅如雪,相依休問歸路。
乘一葉扁舟,向著湖山深處而行,與鷗鳥結伴同游。仿佛那出塵的仙子就在眼前,這般超逸的興致、清雅的游賞不知有多少次。鐘聲清越如樂,佛經翻卷,連細密的雨絲都忘了。精舍如此美好,我們吟誦盡了如玉的佳句。暮色中再次登上高樓,閑倚雕花欄桿,便想要乘鳳而去。可為何吟游的盟誓像天一樣遙遠,飄逝的時光真如南浦離別般匆匆。嶺外的春天來得遲,孤山的舊夢已斷,只應伴著佛龕前的燈靜住。萬株梅花似雪綻放,彼此相依,不必再問歸程。
鷗侶:與鷗鳥為友,指閑適的隱居生活。
藐孤仙子:形容諾瞿上人出塵的氣質,藐孤,超逸獨立。
邾(zhū)鏗:形容鐘聲清越,邾通“朱”,指鐘的音色;鏗,聲音響亮。
貝葉:貝多羅樹葉,古代印度用作書寫佛經,代指佛經。
廉纖雨:纖細的小雨。
精廬:指諾瞿上人的僧舍。
驂(cān)鸞:乘鸞鳥飛行,喻超脫塵世。
南浦:《九歌·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后指離別之地。
龕鐙(dēng):佛龕前的燈,鐙同“燈”。
鄧尉山(今蘇州光福)以梅花勝景聞名,諾瞿上人作《一蒲團外萬梅花》畫冊,詞人游歷時為題此冊,借用姜夔(石帚)《念奴嬌》詞韻。創作背景或為春日游鄧尉山,與上人交游之際,借梅花與禪意抒發超脫心境。
此詞以游鄧尉山題畫為引,描繪湖山清游、登樓感懷之景,融合梅花的高潔與禪意的空明,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與超脫世俗的情懷。語言清雅,意境幽遠,是題畫詞中情景交融的佳作。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合遝蹙龍文。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劍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
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朝登大庭庫,云物何蒼然。
莫辨陳鄭火,空霾鄒魯煙。
我來尋梓慎,觀化入寥天。
古木朔氣多,松風如五弦。
帝圖終冥沒,嘆息滿山川。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鵲樓。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
一餐咽瓊液,五內發金沙。
舉手何所待,青龍白虎車。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斗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哲匠感頹運,云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眾,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丑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
筑臺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飆起寒梧。
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
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
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先君懷圣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滅,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后,空余松柏林。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衡岳有闡士,五峰秀真骨。
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
灑以甘露言,清涼潤肌發。
明湖落天鏡,香閣凌銀闕。
登眺餐惠風,新花期啟發。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戰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
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
帝鄉三千里,杳在碧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