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龜山寺
危巒突兀倚孤城,
萬里空濛一望青。
目送飛霞回鷺水,
手揮夕照落鳧汀。
危巒突兀倚孤城,
萬里空濛一望青。
目送飛霞回鷺水,
手揮夕照落鳧汀。
陡峭的山巒高聳突出,倚靠在孤立的城邊;萬里長空霧氣迷茫,一眼望去一片青翠。目光追隨著飛霞,倒映在白鷺回旋的水面;揮手間,夕陽的余暉灑落在野鴨棲息的小洲。
危巒:陡峭的山巒。
突兀:高聳突出的樣子。
空濛:形容霧氣迷茫、若隱若現的樣子。
回鷺水:白鷺回旋棲息的水域。
夕照:傍晚的陽光。
鳧?。╢ú tīng):野鴨棲息的小洲,鳧指野鴨,汀指水中的小洲。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應為詩人游覽龜山寺時所作。龜山寺多建于山水勝地,詩人登臨時遠眺,見山巒、城郭、云霞、水鳥等景觀交相輝映,遂即興賦詩以記所見所感。
此詩通過對龜山寺周邊景色的細致描繪,展現了自然山水的壯麗與靈動。詩人以凝練的語言、生動的畫面,傳遞出登臨遠眺的暢快心境,體現了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與詩意表達。
千年松樹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見說瓦棺藏檜下,杜生題后定時名。
黥布城隍有感靈,祇緣劉項霸江津。
古來廟祝依然在,福蔭江壖萬萬春。(〖1〗《嘉靖志》注:“《嘉定志》。”)
祖月禪風集《寶林》,二千余載道堪尋。
雖分西國與東國,不隔人心到佛心。
迦葉最初傳去盛,慧能末后得來深。
覽期頓悟超凡眾,嗟彼常迷古與今。
閑佩毗盧印,人天末位尊。
寶航橫鳳浦,金錫掛龍門。
去后梁王感,來光魏主恩。
蔥山擕只履,半偈動乾坤。
隋收建業臨江渚,東望金陵筑此城。
正與石頭為對岸,從茲一統六朝平。
(〖1〗《嘉靖志》注:“《嘉定志》?!保?
咸通七載初參道,到處逢言不識言。心里癡(《五燈會元》作“疑”)團若栲栳,三春不樂止林泉。
忽遇法王氈上坐,便陳疑懇向師前。師從氈上那伽起(一作“定”),袒膊當胸打一拳。
駭散癡(《五燈會元》作“疑”)團獦狚落,舉頭看見日初圓。從茲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旎睢?
只聞肚里飽膨脝,更不東西去持缽。
糞墻師有誡,經笥我無慙。
亂世成何事,唯添七不堪。
飛龍在天,云雨闐闐。
賢相秉鈞,倫方序圓。
時哉時哉,君其勉焉。
明王嶻嶪與天齊,勢壓諸峰不可梯。
霽雨孤鐘云外渡,叫霜群鴈月中棲。
仰觀碧落星辰近,俯視紅塵世界低。
七尺靈光雙彩展,石門金鼎謾留題。
銀根菡萏連天落,玉穗蒹葭動地飛。
蕩槳先生曾寄夢,憑軒公司合忘機。
江村白鳥和云沒,澤國寒蟬帶雨微。
何似高秋釣臺上,一聲清嘯送僧歸。
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
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
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
無身有事超歧路,無事無身落始終。(《五燈會元》卷十三)。
自識君來幾度別,此回相別恨重重。
干戈到處方多事,詩酒何時得再逢。
遠樹參差江畔路,寒云零落馬前峰。
行行遇景傳新作,莫學嵇康盡放慵。
一官叨下秩,九棘謝知音。
芳草文園路,春愁滿別心。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占北斗,夜夜白霞遮。
不過七旬兵大起,橫尸千里臥如麻,忌戰日西斜。
(斗為主,霞為客,有索戰,不可出。京本“有索戰”作“酉未來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