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肖韓比部春日環翠軒
景物春仍媚,芳菲處處同。柳風吹絮白,杏雨落花紅。簾卷西山下,樽開北海中。更堪留暮醉,初月滿晴空。
何人開竹院,有客洗梨妝。傍柳通幽徑,尋溪度石梁。落花春已半,啼鳥日初長。徙倚東風外,高情詎可量。
景物春仍媚,芳菲處處同。柳風吹絮白,杏雨落花紅。簾卷西山下,樽開北海中。更堪留暮醉,初月滿晴空。
何人開竹院,有客洗梨妝。傍柳通幽徑,尋溪度石梁。落花春已半,啼鳥日初長。徙倚東風外,高情詎可量。
春日里景物依然明媚,處處都彌漫著濃郁的花香。柳風輕拂,吹得柳絮潔白紛飛;杏花帶雨,飄落的花瓣紅艷動人。卷起簾幕,可見西山的景色;推開酒樽,共飲如在北海之畔。更值得在暮色中沉醉,初升的月亮掛滿晴朗的天空。不知何人開辟了這片竹院?有客正清洗著梨花般的妝容。依傍柳樹有一條幽靜的小路,沿著溪流走過石砌的橋。落花紛飛,春天已過半;鳥兒啼鳴,白晝漸長。在春風中徘徊流連,那高雅的情懷難以丈量。
比部:古代官名,屬刑部,掌稽核簿籍。
芳菲:花草的香氣,此指春景的爛漫。
柳風:指春風,因柳絲飄拂時多春風,故云。
杏雨:杏花開放時節的雨,此處指杏花帶雨之景。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代指飲酒。
徙倚(xǐ yǐ):徘徊、流連。
詎(jù):豈、怎。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楊肖韓比部春日相聚于環翠軒時的酬和之作。春日萬物復蘇,二人共賞美景、飲酒賦詩,詩人借此詩回應楊肖韓,記錄雅集之樂與春日感懷。
全詩以“春日環翠軒”為背景,描繪明麗春景與雅集之樂,主旨在于贊美自然之美與友人相聚的愉悅。詩中意象豐富、畫面生動,語言清新明快,情景交融,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與高雅的審美情趣。
月湖湖上柳毿毿,
羅列諸峰漢水南。
來伴白鷗惟一艇,
去聽黃鳥有雙柑。
千尋竹勢筼筜谷,
百步漁梁鈷鉧潭。
梅子山頭高坐好,
摩挲石字細如蠶。
墻角幾疊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煙。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間氣象何蕭然。
左桐右竹蹊徑別,頓令杖履疑林泉。平臺三面敞虛碧,隔城翠霽浮晴川。
飄風偶送市聲遠,飛塵不到苔階前。主人習靜悅幽賞,聿來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紗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風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詠,佳話傳自康熙年。琳瑯繼和復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徑已遲求仲至,一榻應待徐生眠。層軒看月樹入畫,石欄點筆人如仙。
何必山亭與澗戶,自無俗狀能攀緣。第五橋邊夕陽路,臨風載誦《停云篇》。
長天發遙思,白露下空階。
近況應何似,秋風料得佳。
商金清肺氣,寒木感人懷。
竹杪看明月,茲情誰為排。
霜濃煙瓦寒鴉語。惹爐煙頻炷。酒香易水愛燕山,紅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猶添絮。亂鄉愁無緒。荊高市上且彈絲,問屠狗、曾逢否。
絕唱從前恨未多,
騷人墨客浪經過。
直須吏部楊夫子,
始奈樓中煙雨何。
簾幕清風灑灑,園林綠蔭垂垂。楝花開遍麥秋時。雨深芳草渡,蝴蝶正慵飛。
憔悴三春心事,風流一弄金衣。韶光老盡起深思。日長庭院里,徙倚聽催歸。
猶是向山路,
依然流水村。
荒墟遺敗灶,
宿莽翳頹垣。
不見桑麻長,
何知雨露存。
遲徊拜家慶,
灑淚到黃昏。
高影出紅樓,碧簾先散一庭秋。昨夜清商叩哀玉,聲幽,盡在云屏角枕頭。
清露向晨流,淚珠點點滴新愁。為近雕闌常獨倚,凝眸,殘月依依下玉鉤。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黼扆尚詢黃發舊,袞衣難伴赤松游。松筠勁節高三事,桃李濃陰遍九州。蕭葉楊門端可繼,只今袞袞富公侯。
長才蚤立太平基,奧學曾為帝者師。謀葉不資同列斷,規存長許后人隨。金魚玉帶今誰似,橘綠橙黃景最宜。再拜祝公千萬壽,三江細酌入瑤卮。
誰道先師無此語,焦尾大蟲元是虎。
胡蜂不戀舊時窠,猛將豈在家中死。
急著眼,卻回顧。
若會截流那下去,匝地清風隨步舉。
誰栽千樹橘,況近百花莊。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鄉。行藏高臥穩,歲月著書長。興到來看竹,無勞枉報章。
結屋松林下,終朝獨閉關。猖狂知濁酒,搖落對青山。種樹荷鋤去,尋僧采藥還。眷茲招隱地,倘許數躋攀。
薊北春深翠紫重,
何來詞客此過從。
元龍豪氣應無賴,
公瑾風流豈易逢。
檻外柔飔回野馬,
花邊香靄散游蜂。
浮生自爾須行樂,
況是當歌意未慵。
萬馬渡遼河,三軍夜枕戈。
城亡諸將在,律喪兩師和。
伏闕書何用,憂時淚苦多。
節旄真脫盡,歸雁望云羅。
亂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輕寒輕暖九重閨,七寶銷金繡幔低。無賴黃鸝驚冶夢,碧桃枝上盡情啼。
扇裁月魄紫香羅,寫上新詞十首多。還得泥郎圖蛺蝶,自將朱粉細研磨。
浴罷蘭湯竟體馨,窺人新月上疏欞。添香夜伴檀郎讀,兩人相對一燈青。
窗外寒風凍不停,金貂坐擁醉還醒。憎他說愛人微醉,冒雪沾來酒滿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