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杯
忘了梅花憔悴。鄉思。休更托微波。翠禽枝上好音多。無奈客愁何。
聞道章臺人去。飛絮。風影太天斜。亂紅門徑鬧蜂衙。門外是誰家。
忘了梅花憔悴。鄉思。休更托微波。翠禽枝上好音多。無奈客愁何。
聞道章臺人去。飛絮。風影太天斜。亂紅門徑鬧蜂衙。門外是誰家。
已忘了那梅花凋零憔悴的模樣。心中涌起思鄉之情。不要再寄托情思于微波傳遞。翠綠的鳥兒在枝頭歡唱,啼聲悅耳。可這也無法排解我客居他鄉的愁緒。聽說章臺的人已離去,只剩飛揚的柳絮。風中的影子搖曳多姿。紛亂的落花鋪滿門徑,蜜蜂在那里喧鬧。門外究竟是誰家呢?
托微波:典出曹植《洛神賦》“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這里指傳遞情思。
翠禽:綠色羽毛的鳥。
章臺:原指戰國時秦宮中的臺名,后泛指妓院或繁華游樂之地。
風影:風中的物影。
天斜:參差不齊的樣子。
亂紅:指落花。
蜂衙:蜂群簇擁如衙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詞人可能客居他鄉,在看到梅花凋零、繁華不再等景象后,觸發了思鄉之情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而創作此詞。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變遷之中,詞人借此詞抒發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詞主旨在于抒發思鄉與客愁,以及對世事變化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象豐富,語言婉約。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傳統婉約詞的風格,以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詞人的內心世界。
桎梏荀卿性惡
逍遙王衍無為
指鹿不迷物則
問蛙方證希夷
黃云晻曖鳳凰臺
六代煙花一草萊
覆甕少虛皇甫譽
銜杯老憶謫仙才
春風蠟屐游應數
夜月然藜閣好開
回首樓山堂上客
遺書孤子重堪哀
梅時寄我詩,梅月方能至。
迢迢隔三湘,莽莽非一水。
褰裳欲何之,浩蕩正如此。
窮居君勿厭,窮途我何之。
初心欲求免,卒志還累饑。
滔滔果何向,命也將奚為。
君行過海門,惟復仍舊里。
友朋不易得,相與況能爾。
獨念吾家侄,無由從夫子。
素練翻花浪拍堤
聲前聲后截流機
清波路險無人透
蘆葦風生白鳥飛
延緣聊作葦間行,
密友初聞喜更驚。
亂后重逢疑隔世,
愁中過慰勝同生。
風塵面目恒饑色,
患難文章變徵聲。
執手欷歔仍自笑,
胸中五岳幾時平。
剩水殘山孰主持,
吞聲躑躅淚如絲。
真成杜老無家別,
聊和陶公《乞食》詩。
萬戶蟲沙悲故國,
三年薪膽在今時。
欃槍痛掃非無日,
投筆功名與爾期。
有花有酒有笙歌,
其奈難逢親故何。
近海饒風春足雨,
白須太守悶時多。
遺誥兼新訃,同時至蓽門。
龍髯先帝遠,鮐背幾公存。
方恨三旌晚,俄驚一鑒昏。
潸然關世道,不是哭私恩。
平生寡所諧,疏拙以自守。天鐘鑿枘性,人棄我獨取。
世道方荊榛,營利不絕口。我欲挽衰俗,每每掣其肘。
仕版謂假途,何用醫國手。再拜謝誨言,古人貴不茍。
乘田與委吏,勤勤魯中叟。吾心不可昧,豈問人知否。
此意當與誰,寄我二三友。
七夕優游避世嘩,
琴棋書畫酒詩花。
有時知己閑來往,
聽唱好歌效謝茶。
鼓棹溯中流,騁目窮千里。夏日何炎炎,湖心平似砥;四面圍山光,雙塔東西峙。對此息塵襟,坐看白云起。
嗟彼岳王墳,千載棲霞址;胡為鑄鐵者,累累墓前跪!乃知判忠奸,惟在身后耳。寄語行路人,猛省當如此。
水村斷續風香,念山灣口柴扃下。冶春十畝,紅燃翠冷,東陽亭榭。彭澤將行,鹿門未老,隱何為者。仿來禽奉橘,書翻種樹,都付與,簪花寫。
夏果離離入畫。綴深枝、鼬穿藤掛。橐駝去后,鋤教阿段。滿畦泉瀉。杏可研漿,柑須釀酒,曲房清暇。怕一行作吏,箯輿并載,曉猿驚也。
水光定相何精微,咫尺萬里洪濤飛。
龍騰鳳翥永興筆,率更太瘦常山肥。
千秋書畫此雙絕,吳仙名字還依稀。
柏林老佛去已久,茶香尚可療朝饑。
雛僧八十瘦如鵠,坐看凍晷關柴扉。
松明活火燒石鼎,滿庭柏子香霏霏。
曼殊寶地花沒膝,諸天龍象紛成圍。
笑我枯腸自搜索,霅然風雨生裳衣。
從游倜儻得二子,如出洼水新受鞿。
乘風破浪自茲始,瀛海蕩蕩相依歸。
暮景蕭森欲換年,宦情羈思兩悠然。流光半逐紅塵去,竊食能無愧俸錢。
玄英吹盡一冬闌,百里同君共歲寒。下榻幾能過仲舉,獨傳篇詠可人看。
雪殘東閣未多時,又與春光暗有期。誰遣陽春隨白雪,歌來應是郢人知。
光陰一度一年華,政暇平干早放衙。殘臘送馀無一事,坐看春到萬人家。
道德補天石,
勛勞夾日龍。
犯顏無不盡,
造膝略皆從。
歲貢來戎幣,
秋防滅塞烽。
畫圖麟閣上,
猶足折遐沖。
中酒心情,拆棉時節,瞢騰剛送春歸。一畝池塘,綠陰濃觸簾衣。柳花攪亂晴暉。更畫梁、玉剪交飛。販茶船重,挑筍人忙,山市成圍。
驀然卻想,三十年前,銅駝恨積,金谷人稀。劃殘竹粉,舊愁寫向闌西。惆悵移時。鎮無聊、搯損薔薇。許誰知。細柳新蒲,都付鵑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