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黃雨生水部泛舟西湖
鼓棹溯中流,騁目窮千里。夏日何炎炎,湖心平似砥;四面圍山光,雙塔東西峙。對此息塵襟,坐看白云起。
嗟彼岳王墳,千載棲霞址;胡為鑄鐵者,累累墓前跪!乃知判忠奸,惟在身后耳。寄語行路人,猛省當如此。
鼓棹溯中流,騁目窮千里。夏日何炎炎,湖心平似砥;四面圍山光,雙塔東西峙。對此息塵襟,坐看白云起。
嗟彼岳王墳,千載棲霞址;胡為鑄鐵者,累累墓前跪!乃知判忠奸,惟在身后耳。寄語行路人,猛省當如此。
劃動船槳逆流而行到湖中心,放眼望去千里景色盡收眼底。夏日的陽光多么灼熱,湖心的水面卻平靜如磨刀石;四周環繞著山色的光影,兩座寶塔東西對峙。面對此景,世俗的煩憂都平息了,靜坐看白云悠悠升起。可嘆那岳王的墳墓,千年以來都在棲霞嶺;為何墓前有那許多鑄鐵的人像,一個個跪在墓前!由此可知,忠與奸的評判,只在身后啊。勸告路過的行人,應當如此猛然醒悟。
鼓棹:劃動船槳。棹,劃船的工具。
溯中流:逆流而行至水流中央。溯,逆流而上。
砥(dǐ):磨刀石,此處形容湖面平整。
塵襟:世俗的胸懷,指內心的紛擾。
岳王墳: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陵墓,位于杭州棲霞嶺南麓。
累累(léi léi):連續不斷的樣子,此處指多個鑄鐵跪像。
判:評判、分辨。
猛省:猛然醒悟。省,醒悟。
此詩為清代詩人與友人黃雨生(時任水部官職)同游杭州西湖時所作。詩人泛舟湖中,見湖光山色之美,又聯想到湖畔岳王墳的歷史遺跡,由景生情,借古喻今,抒發對忠奸之辨的思考。
全詩以泛舟西湖為線索,前半詠景,展現西湖夏日的寧靜優美;后半懷古,借岳王墳前跪像引出對忠奸評判的感慨,強調“忠奸身后定”的道理,并勸誡世人警醒。詩風質樸,情景交融,兼具寫景之妙與論史之思。
東西南北起刀兵,奮斗和平愈不平。國賊未除多國難,民權失去害民生。全篇遺囑今無問,大會宣言永絕聲。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飽是真情。
傷春何計遣花時,江上同舟系夢思。去日各驚蓬鬢雪,出城還問草堂資。書來一命輕生死,夜半千層悔別離。露外酒邊成淚望,仙山樓閣是歸期。
拈花微笑虛勞力,立雪齊腰枉用功。爭似老盧無用處,卻傳衣缽振真風。
俗子無交涉,名賢辱眷臨。辭榮元亮興,憂國少陵心。黃鵠翩其逝,滄波流日深。陽春有高調,佇聽一長吟。
梅曾無一語,人□不能休。覺得逋仙句,梅猶未點頭。
通都大邑人爭馳,一泉一石小亦奇。云深路絕無人處,縱有佳山誰得知?
耒耜之教,帝實開先。致養垂利,古今民天。嘉薦報本,于以祈年。誠格和應,神娭福延。
散發逢君易水頭,紅塵紫陌并追游。狂呼楚客青絲騎,醉擁吳姬白玉樓。三館地堪容執戟,五湖天欲問歸舟。江聲月色能相望,九月鴻書到敝裘。
行人夜上西城宿,聽唱梁州雙筦逐。此時秋月滿關山,何處關山無此曲。
百戰關河血未乾,漢家宗社要重安。當時盡著羊裘去,誰向云臺畫里看。
玉宇涼生清禁曉,丹葩色照晴空。珊瑚敲碎小玲瓏。人間無此種,來自廣寒宮。雕玉闌干深院靜,嫣然凝笑西風。曲屏須占一枝紅。且圖敧醉枕,香到夢魂中。
落日泉聲咽梵宮,依檐山色翠摩空。劉晨去后門長啟,時見桃花滿地紅。
司膳廚中也禁煙,春宮相對畫秋千。清明節日頒新火,蠟炬星飛下九天。
雨過荷花赴上京,貧遭白眼亦人情。尚留臥榻容酣睡,飽聽黃河萬古聲。
炮火連天舉世然,衷懷感慨涌毫端。翻云覆雨幾千里,寒膽驚心已半年。各處被災遭殺戮,問誰何地有團圓?鄉間遇險尤多懼,時刻憂愁夜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