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即事九首 其三
暮年乞殘骸,窮巷事幽屏。
晨興食一簞,有味敵五鼎。
終日無再炊,奈此夏晝永。
枯腸不禁攪,戒婢罷煮茗。
暮年乞殘骸,窮巷事幽屏。
晨興食一簞,有味敵五鼎。
終日無再炊,奈此夏晝永。
枯腸不禁攪,戒婢罷煮茗。
晚年請求退休,在偏僻小巷中過著隱居生活。清晨起來吃一竹籃食物,那滋味能比得上豐盛的美食。一整天不再做飯,無奈這夏日白晝漫長??帐幨幍哪c胃禁不住折騰,便告誡婢女不要再煮茶了。
暮年:晚年。乞殘骸:請求退休,古人認為年老身衰如殘骸,請求退休是讓自己這無用之身回歸。幽屏:隱居。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五鼎:古代諸侯祭祀用五鼎盛羊、豕等,后形容高官貴族的豪奢生活。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晚年退休之后。當時詩人遠離官場喧囂,選擇在偏僻小巷隱居。在這種環境下,他生活簡樸,可能物質條件并不充裕,從而寫下此詩來記錄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晚年隱居的簡樸生活和恬淡心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以白描手法描繪生活。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能讓讀者了解詩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海上風濤把釣竿,科頭懶著竹皮冠。蛾眉此日空題扇,猿臂何人為筑壇。
天地百年孤憤在,關山一曲太行難。布衣掩骭秋無恙,誰罄平原十日歡。
窮愁誰問楚狂生,得爾相看意氣橫。劍識雌雄風雨合,歌來慷慨鬼神驚。
群峰翠抱空中閣,片月秋懸海上城。一自逃名棲谷口,吾徒敢負薜蘿盟。
人物中朝第一人,胸蟠萬卷筆如神。調元要倚經綸手,黃屋虛心待舊臣。
仲氏昔嘗司宥密,長公元已轉洪鈞。紫微豈久承流地,黃閤終須報主身。
傲寒開晚背時香,尋伴天荒地亦荒。
不覺春風紅紫鬧,老翁偷入少年場。
竹翠涼虛寢,
爐薰養道情。
日長無一事,
燕坐有馀清。
少日離家老未回,西湖簫鼓正相催。
宵深猶夢龍舟上,載得羈人海外來。
那堪雙鬢如霜白,隔海孤鴻尚不歸。
吊古懷人吟楚些,騷魂若逐峽云飛。
不憤江梅噴暗香。春前臘后正凄涼。霜風雪月忍思量。
斜倚幽林如有恨,玉鱗飛后轉堪傷。時人那解惜孤芳。
邊城迢遞亂峰隈,雕鶚青良對面開。
林外風腥知虎過,山中月黑覺云來。
臨秋已怯清霜冷,入夜愁聞畫角哀。
回首青門關塞阻,梁園應憶舊鄒杖。
貝頁宣聲動法筵,月華燈影照嬋娟。半是傷春眉黛斂。無限,淚珠常近粉痕邊。
七寶幡成紅綬帶,人在溫柔、鄉畔白云天。總是玉人看不了。煩惱,楞伽無語靜爐煙。
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
太古渺難追,獨爾留鴻濛。
升沉閱月日,舒卷任雷風。
吾心茍自達,豈必上華嵩。
佞臣何人安昌侯,佞臣不死臣云愁。愿得上方斬馬劍,為君斷此佞臣頭。
言未及終上大罵,顧敕御史將云下。小臣忠義何激昂,攀檻檻折聲瑯瑯。
批龍鱗,臣當誅,龍逢比干臣所法,不知圣朝將何如?
此時公卿色如土,咋舌相看莫敢語。將軍慶忌獨免冠,赦云愿得君王許。
臣將死,上活之;檻已折,無庸治。留以旌直臣,此事頗可思。
乃知至誠能感格,人主亦復為轉移。
君不見,嵇紹當年效忠節,以身衛帝任摧折。晉惠雖愚不浣衣,眼里常留侍中血。
破曉波光一鏡澄,瞳瞳旭日正東升。
篷窗露潤襟如濕,帆席風微槳乍增。
吟詠恰邀知己友,跏趺長似坐禪僧。
楓林偶泊渾無事,閒看漁翁補舊罾。
離家覺軒豁,望遠忽潛潸。
門祚驚心久,饑寒合眼間。
高天誰見影,集霰欲迷山。
廣漠吾從逝,先偷一夕閒。
當年僥倖白登圍,
氈帳深愁美女歸。
此日閼氏誰解妒,
為傳公主下鸞幃。
君不見張氏之子玉一片,四座驚看弄筆硯。
蹲身據案用全力,雙眸炯炯如掣電。
文章氣骨峻且奇,格雖未老綽有姿。
染翰更能作大字,楷書杜曲早朝詩。
爾家九齡飽經史,文陳終古稱雄師。
爾年九齡已如此,當以九齡期望之。
入林辭溽暑,近水納清涼。
苔蘚染新綠,芙蓉佩晚香。
云開北郭路,雷殷南山陽。
日暮從歸騎,清芬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