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鐘陵喜晴 其二
檐星高永夜,城霧豁微風。
避濕枝爭鵲,迎暄草趯螽。
莫愁泥滑滑,漸覺日曈曈。
最喜褰帷處,山光四望同。
檐星高永夜,城霧豁微風。
避濕枝爭鵲,迎暄草趯螽。
莫愁泥滑滑,漸覺日曈曈。
最喜褰帷處,山光四望同。
夜晚中屋檐上的星星高懸,微風驅散了城中的霧氣。為避潮濕,喜鵲爭搶枝頭;迎著溫暖,草中的螽斯歡快跳躍。不必擔憂道路泥濘濕滑,漸漸能感覺到陽光越來越明亮。最讓人欣喜的是撩起帷簾之處,四周的山光景色相同。
檐星:屋檐上能看到的星星。
永夜:長夜。
豁:消散。
趯(tì):跳躍。
泥滑滑:形容道路泥濘。
曈曈(tóng):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褰(qiān)帷:撩起帷幕。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題“發鐘陵喜晴”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鐘陵(今江西南昌附近)出發時遇到連日陰雨,心情煩悶,當天氣轉晴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喜晴之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描繪自然景物變化展現天氣轉變,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與樂觀心態。
普天皆滅焰,
匝地盡藏煙。
不知何處火,
來就客心然。
步輦尋丹嶂,行宮在翠微。
川長看鳥滅,谷轉聽猿稀。
天磴扶階迥,云泉透戶飛。
閑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徑狹難留騎,亭寒欲進衣。
白龜來獻壽,仙吹返彤闈。
寶馬香車清渭濱,
紅桃碧柳禊堂春。
皇情尚憶垂竿佐,
天祚先呈捧劍人。
歲去愁終在,春還命不來。
長吁問丞相,東閣幾時開。
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
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
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為吏恩猶舊,投沙惠此蒙。
江邊悠爾處,泗上宛然同。
訪道精言合,論經大義通。
鳴琴有真氣,況已沐清風。
長沙辭舊國,洞庭逢故人。熏蘭敦久要,披霧轉相親。
歲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忽聞黃鶴曲,更作白頭新。
平生共風月,倏忽間山川。不期交淡水,暫得款忘年。
興逸方罷釣,帆開欲解船。離心若危旆,朝夕為君懸。
良臣乃國寶,麾守去承明。
外戶人無閉,浮江獸已行。
隨來晉盜逸,民化蜀風清。
郛郭從彝典,州閭荷德聲。
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
所賴中和作,優游鑿與耕。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
灣澳陪臨泛,巖峿共踐窺。
秋風赪桂竦,春景綠楊垂。
郢路委分竹,湘濱擁去麾。
枉帆懷勝賞,留景惜差池。
水木且不棄,情由良可知。
淺術方觀海,深恩忽見天。
學開丹殿籍,名與石渠賢。
良輔膺休命,微生謬采甄。
春余仍哢鳥,夏近未舒蓮。
箋劄來宸禁,衣冠集詔筵。
史臣知醉德,欲記升中年。
華容佳山水,之子厭承明。符竹紆小郡,江湖被德聲。
三年計吏入,路指巴丘城。鳧舟才結纜,騶駕已相迎。
別離他鄉酒,委曲故人情。孤嶼早煙薄,長波晚氣清。
辛勤方遠騖,勝賞屢難并。回瞻洞庭浦,日暮愁云生。
江如曉天靜,石似暮云張。
征帆一流覽,宛若巫山陽。
楚客思歸路,秦人謫異鄉。
猿鳴孤月夜,再使淚沾裳。
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
還將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
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誰道零陵守,東過此地游。
友僚同省閣,昆弟接荊州。
我逐江潭雁,君隨海上鷗。
屢傷神氣阻,久別鬢毛秋。
疑嶺春應遍,陽臺雨欲收。
主人情未盡,高駕少淹留。
北竹青桐北,南桐綠竹南。
竹林君早愛,桐樹我初貪。
鳳棲桐不愧,鳳食竹何慚。
棲食更如此,余非鳳所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