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虜凱歌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中興天子漢宣光,
自有深仁合彼蒼。
天遣百靈爭助順,
神兵遍野拂云長。
中興天子漢宣光,
自有深仁合彼蒼。
天遣百靈爭助順,
神兵遍野拂云長。
中興的天子如同漢宣帝和漢光武帝一樣賢明,他自身深厚的仁德契合上蒼之意。上天派遣眾多神靈都來幫助順應天意之人,神兵布滿原野,旗幟如拂云般高長。
中興天子:指能使國家由衰退而復興的君主。
漢宣光:即漢宣帝和漢光武帝。
彼蒼:指天。
百靈:眾多神靈。
助順:幫助順應天意的人。
神兵:指朝廷的軍隊。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題“破虜凱歌”推測,應是在國家面臨外敵入侵,取得一定軍事勝利或有勝利趨勢時創作,詩人借此表達對君主的歌頌和對勝利的肯定。
此詩主旨是歌頌中興天子,贊美其仁德及國家軍隊。特點是氣勢恢宏,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國家復興的期盼。
丘嫂羹存先戛釜,
山僧齋竟始鳴鐘。
孰知造物獨憐我,
一日未嘗無夕舂。
老鈍迂疏,盡世間樂事,不忺不覷。癡向韋編,根究卦爻來處。
渾沌包中天地。謝東家、從頭指示。便和那、八八機關,并將匙鑰分付。
行年數、六十四。把一年一卦,恰好相擬。妙道生生,既濟還存未濟。
身愿河圖比似。每演九后,重從一始。待人間、甲子何其,剩書亥字為戲。
暫罷清齋講,聊適蒼郊意。
佳節依古名,心賞隨時寄。
繞林曲徑轉,隔水寒岡巋。
冠者方雍容,童子共嬉戲。
卮酒得并攜,盤饗乏兼味。
鮮肥寧不慕?淡泊亦云貴。
雜坐禮自飭,小飲情已醉。
秋陽布晴暄,松風激虛吹。
憑高始周覽,望極集遙思。
作詩命同心,庶各酬爾志。
青門別漢使,離恨滿秋空。
氣合雕龍外,名高畫省中。
園林愁積霧,嶺海望長風。
定有羅浮月,隨君訪葛洪。
雨散云收一餉閒,
不知何處入空山。
慇勤好取襄王意,
下蔡城危莫破顏。
十年蛩駏賴相扶,弟畜偏能愛灌夫。
盤錯早徵才勝倍,蒿萊直慮道將孤。
板輿舊邸欣兒代,款段平生愧我輸。
千仞何殊鵬鴳隔,明窗蠆尾肄勤劬。
脫盡風流時世妝,詞源漢魏律蘇黃。
鈞天廣樂空凡響,第一高吟在建昌。
也同游子上河梁,也入宮門賦建章。
天寶承平京國暇,當時誰識郭汾陽。
遠雁依萑渚,危檣度曉風。
人行江路上,春在鳥聲中。
煙雨來天北,云霞絢海東。
草衣陶靖節,揩眼看花紅。
君臣合處正中邪,
名相和同體似差。
一二不成三不是,
八還要顯我無瑕。
八年不見,清都絳闕,望河漢、溶溶漾漾。
年年牛女恨風波,拼此事、人間天上。
野麋豐草,江鷗遠水,老去惟便疏放。
百錢端欲問君平,早晚具、歸田小舫。
衰遲已迫掛冠年,三黜皆因戀九遷。
且傍雁行游福地,免陪豹尾幸甘泉。
早知丹汞方難驗,晚悟□□□不然。
聞說青云梯磴捷,老無肩力可攀緣。
黃柏岡前百歲翁,
婆娑終日酒杯中。
此行得得煩君問,
荒政如今愜老農。
高節凌霜雪,孤根有歲年。若論梁苑賦,三徑是青氈。
深心探豪素,蕭條無所欲。臨池愛清風,坐蔭數徑竹。
人閒不出戶,落葉任紛紛。借與青鸞尾,窗前掃白云。
齋閣夜蕭寥,風林散清影。天籟忽刁騷,幽人夢初醒。
展卷光騰五朵霞,總由忠愛發精華。
詩宗杜老能憂國,文溯昌黎屬大家。
午夜疏燈焚諫草,春風小驛見常花。
懸知兄弟聯吟處,添得新詩護碧紗。
一曲倚棹歌,卻憶慢亭事。
天上會合稀,哀被人間世。
風雨送曾孫,神仙亦情至。
何如默無言,此峰有禪意。
試問老趙州,大王來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