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 其一
邦惟固本自安寧,
臨下常須馭朽驚。
何事十旬游不返,
禍胎從此召殷兵。
邦惟固本自安寧,
臨下常須馭朽驚。
何事十旬游不返,
禍胎從此召殷兵。
國家只有鞏固根本才能安寧,君臨天下要像駕馭朽索駕車般常有戒懼之心。為何夏太康一去百日游玩不回,災禍的根源就從此引來了殷國的軍隊。
邦:國家。
固本:鞏固根本,這里指穩固國家的根基。
臨下:君臨天下,統治百姓。
馭朽驚:像用腐朽的韁繩駕馭馬匹一樣驚恐,比喻小心謹慎。
十旬:一百天。
禍胎:災禍的根源。
殷兵:指殷國的軍隊,這里可能是泛指討伐的軍隊。
《五子之歌》相傳為夏朝太康失國后,其五個弟弟所作。太康沉迷游樂,外出狩獵百日不歸,導致朝政荒廢,百姓離心,最終被后羿奪取政權。五子作此歌以表達對太康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此詩主旨在于勸誡統治者要以國家為本,謹慎治國,不可貪圖享樂。它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治國的道理,在古代政治勸誡詩中具有一定地位,為后世統治者敲響了警鐘。
墨光之外噴秋光,
夜永江寒楚塞長。
記得蒼梧多淚竹,
緘愁無柰斷衡陽。
望望蒼茫里,閒云度野田。山空偏受月,水闊不分天。酒盞初侵夜,星河半在船。白袍江海上,樗散自年年。
微茫風日暮,歸鳥下青田。暝色遙吞樹,波容澹寫天。豚魚不吹浪,萍葉故迎船。笑殺鴟夷子,浮家不計年。
百歲光陰彈指頃,
萬緣休處是良謀。
文章蓋世今何在,
到了還歸土一丘。
龍宮海藏自分明,
搕?灘頭一任傾。
因果若還終不昧,
政須防作野狐鳴。
秋山冷,苔石氣崚嶒。一縷殘鐘知過樹,千巖幽響不離燈。人似住山僧。
秋砧遠,深夜響孤城。凍月一痕分照影,寒風十里細傳聲。樓角數嚴更。
我家雁門下,與雁俱南來。
今日衡陽路,雁回人未回。
檀欒金碧樓臺好,誰打霜花稿。
半生心賞不相違,難得劫灰紅處畫圖開。
清愁閒對闌干起,自惜丹鉛意。
疏林老屋短檠邊,便是等閒秋色盡堪憐。
千年流水去滔滔,
此日人來吊汨羅。
江上畫船無買處,
閉門風雨讀離騷。
月色白如霜。一片山花落筆床。檢得舊書三四紙,成行。惟到樽前似故鄉。
不是少清光。依舊明朝在路旁。莫道薊門秋信少,衡陽。轉覺愁隨夜夜長。
辭他玉女難空手,酌盡銀瓶醉未休。
任是職嚴風望峻,也須一步一回頭。
候曉追趨漢殿東,九重春色萬方同。
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鬢驚心歲月中。
勛業明時看補袞,文章壯志愧雕蟲。
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簡從容太乙宮。
衰秋終不變江山,曉角清霜認往還。
岸迥庾樓空想象,云開匡阜暫孱顏。
太行得見吾非謫,衡岳猶祈帝已慳。
持較兩賢差自慰,馬當風好布帆閒。
軟輿搖兀似輕航,
頗怪橙林礙日光。
轉過橋頭迤南去,
綠云如水蘸平岡。
萬里澄空沒點云。素娥依舊駕冰輪。自緣人意看承別,未必清輝減一分。
傾白墮,擁紅裙。不知誰主復誰賓。更籌易促愁分袂,又作東西南北人。
匆匆擾擾幾人閒,
夢醒雞聲五夜闌。
爭似鳥棲深樹樂,
山村日暮共云還。